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六回 狼中智者——狈(2/2)

的额头道:“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啊。群狼之所以心气齐,是因为有头狼发号施令。你们要么离间,要么射杀。头狼一死,群狼无守不攻自破。”

“二姥爷,怎么确定哪头是狼王呢?个头大的是?还是毛发亮的?”无双问。

马四海摇了摇头,夹了口菜放进无双盘子里,自己又喝了口酒,他:“我前几年曾穿越边境去俄国雪山采过雪莲,在无人雪山中见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物种,若不是祖师爷曾经在憋宝术中提到过恐怕我也会勿把它当做是狼了。”

“那动物很像狼嘛?那就是狗呗。”陆昊天附和。

“非也,有一句成语你们听过没有?狼狈为奸!现在这年头,凡是上过学的都知道这句成语的意思,可却不知道成语中的狈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早在民国时候野外偶尔还能见到狈的踪影,倒是这几年,树木和林子越来越少了,这狈腿脚不灵活故而大量被捕杀,几近绝迹了。”马四海。

最早有关“狈”的记载是出自《酉阳杂俎广动植》,但尽管如此,当时一直没有人成功把狈活捉,坊间根据其外表猜测其为灌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曾因进行一次东北地区猎狼行动而捉了一只“狈”,但后来才发现,那只是被捕兽夹夹断前腿,还是怀孕期的母狼。背着这只“狈”的是其伴侣,结果公狼当时放弃逃脱的机会保护“狈”,直至被猎杀。

《康熙字典》中“狈”字的解释是:“狈,兽名,狼属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离则颠。”这一解释比较合乎科学道理:第一,狈并非传中的兽,自然界里有狈;第二,狈就是狼生下的畸形后代,一条腿或两条腿发育不全,走起路来要趴在健全的狼身上。狼一离开,就要跌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食物本草》中谈到“狈”时:“狈足前短,能知食所在。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