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89章 科道官员(2/2)

三品;左右佥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其下又有十三道御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分区域监察全国各地官员,故又称“巡按御史”。

除了御史之外,六部中也有类似职能的官员,那就是六科给事中。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六科分别对应六部,其中都给事中为正七品,给事中为从七品。

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御史,合称“科道”。别看这些人官品不高,但权力极大,任何朝政均可插手,就连内阁也不放在眼里。而且他们有个“优良传统”,那就是像非洲草原上的鬣狗一样,是集体行动的。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参劾,其他人立即群起而攻之,不把要参的对象参倒,他们决不罢休。通过这种方式,科道官员控制了朝堂上的舆论,进而影响朝廷的一切决策。

本来朱元璋赋予科道官员如此大的权力,是为了让他们制衡权臣,避免大臣与皇帝争权。孰料科道官员因此上位,比那些实际办事的官员地位更高。从洪武朝以后,朝中重臣绝大多数都是科道官员出身,若是没当过御史、给事中,压根就别想入阁拜相。时间久了,科道官员渐渐也形成一个小集团,现在集体参劾卢象升即是明证。

过去朱由检对言官的奏章,看不顺眼的往往是留中,置之不理。可今天不同,王都、高赉明等人是在朝堂上难,公然挑战自己的战略决策。如果不把他们嚣张的气焰打下去,皇帝的权威何在?日后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还怎么推行下去?

正当朱由检快要忍无可忍之时,又有言官不知趣地参劾孙承宗放弃通州,致使通州五十万石粮食落入敌手,城池还被鞑虏焚毁。

至此朱由检终于勃然大怒,暴喝一声道:“尔等所言皆出自朕意,你们是要公然抗旨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