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22章 凿井垦荒(2/2)

块地暂时充官,然后转租给泾阳商帮。但租期只有一年,一旦原主返回,再另行协商补偿问题。总之,地闲着不行!

拿到土地的使用权以后,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使用。因为这些荒地如果容易开垦,早就有人开垦了,也不会闲置到现在。

对于关键的水源问题,按照孙传庭等人的想法,还是要修筑水渠,从泾河中引水。

但朱由检却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现在泾阳县的水渠已经很多,泾河水毕竟有限,自己引得太多了,下游该怎么办?

当他一说出这个想法,孙传庭立即惭愧地低下了头,半晌才由衷地道:“殿下真是高屋建瓴,与您相比,传庭只盯着泾阳一县,是太过小气了!其实不惟传庭如此想当然,各地对水源向来你争我抢,古今皆是如此。《战国策》上不就说‘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么!”

朱由检却笑着摇头道:“水资源是百姓共同的财富,上下游理应统筹安排。如今朝廷没做这个工作,咱们自己可得自觉一些。”

“可是不引河水,垦荒所需之水又从何而来呢?”孙传庭不无忧虑地道。

“这个简单,凿井呗!”朱由检干脆利落地答道。

“凿井?恐怕不行!”孙传庭疑虑地道,“这些年大旱频仍,很多井也干枯了,恐怕地下已经没水了吧!”

“那是井凿得不够深!”朱由检却是自信满满。他心想就算是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照样有地下水。像泾河平原这样有地表径流的地方,地下水就更丰富了。这几年干旱少雨,地下水的水位肯定会下降,但只要把井打深些,肯定还是有的。

在二十一世纪,水资源极度匮乏,平原地区的机井打到几百米深的比比皆是。而泾阳县现有的井,一般也就是两三丈深。再往下打,由于施工难度加大,普通农户就无能为力了,所以才对井水利用不多。

而朱由检现在有的是工人,当然要挥集体的力量,多凿些深井出来。至于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漏斗,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