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29章 翻山越岭(1/2)

医巫闾山做为松岭山的余脉,横亘在锦州与大凌河城之间。 大凌河从西北蜿蜒流向东南,夹在山河之间的平原并不很大。朱由检率领着数万明军,迅冲过这片战场,渐渐进入地形起伏的山区。

山中原有可供通行的狭窄山道,明军待后面的步兵通过后,立即用山石和树枝加以堵塞。朱由检见步兵们个个跑得气喘吁吁,索性让他们把盔甲也脱了下来随意抛弃,希望这样可以延缓追兵赶上来的度。

其实医巫闾山方圆并不很大,东西最宽处仅三十里左右,海拔也并不很高。但因为两侧都是平原,所以还是显得突兀险峻。明军皆下马翻山而过,越往前行路越难走,再加上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大战,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度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此时夜色开始渐渐淡去,朱由检知道离天亮的时辰已经不远了。身后数里外杀声渐近,明军中有些士卒却越走越慢,甚至坐在地上不肯起来。尤其是一些骑兵,不但不能骑马,还得牵着马爬山,比步兵更累,不禁口出怨言。

朱由检心急如焚,索性攀上一块巨石高声喝道:“将士们!我们现在突围成功了,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鞑子还在后面追赶,前方也有重兵挡路,我们惟一的生路,就是利用脚下的山地!”

见众军肃立倾听,朱由检喘了口粗气继续道:“朕也知道,你们现在翻山越岭都非常累,很想休息一会儿。但是请你们想一想,一会儿鞑子追来,同样要下马翻山。我们如果能咬紧牙关甩开他们,就能平安地返回宁远或是山海关;如果坚持不住,让鞑子追上了,那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相信朕,只要你们不放弃,朕不会抛下一个士兵!”

众军这才明白皇帝故意走荒山野岭的良苦用心,本来低落的士气重新振奋起来,再次加前行。有的一边走还一边议论道:“老王,万岁爷真是用兵如神,我算是服了!鞑子的白甲兵厉害吧?可硬是让万岁爷一顿手榴弹给炸了个人仰马翻,只能乖乖让路!都他妈给我打起精神来,谁要是掉了队,让万岁爷襙心了,我非揍死他不可!”

“废话,你不服行么?万岁爷神机妙算,早料到鞑子会派白甲兵挡路,要不怎么故意在前军和中军后留下一个空隙呢,我早猜出来了,那就是引诱鞑子上钩的!”

“你拉倒吧,你就是个事后诸葛亮,早前怎么不说?这还不是万岁爷最厉害的地方,如果是祖总兵和何将军率领咱们突围,咱们应该也能突出来一部分,不过步兵肯定全都完犊子了。这就是万岁爷比他们高明的地方,一把大火吓退敌兵,当年诸葛亮的空城计也不过如此!诸葛亮姓朱,万岁爷也姓朱,你也姓朱。你说人家怎么就那么聪明,你就长个猪脑子呢?”

“你别在这胡说化素质之低感到哭笑不得,一方面也为他们的质朴和坚忍而深受感动。

刚才的一战,确实是经过了朱由检的精心安排。早在他决定偷偷离开京师,赶赴辽东撤回边军之时,他就想到过可能会出现后金大军围城的局面。死守固然是坐以待毙,突围则正中建虏下怀。如何才能既顺利突围,又将伤亡降到最低,是朱由检反复思索的最大问题。

他曾经想过派大批援军赶赴辽东,将李定国、解胜、郝永忠的秦兵,甚至是三大营的部队全都带上,利用兵力的优势吓退后金军。可是如此大规模的出动,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动员,最起码这么多人的粮草得备齐了,而现在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而且秦兵长于火器,但几位将领现在率领的都是轻骑兵,大批火器弹药还滞留在陕西,没来得及运到京师。即使京师里有一部分储备,如果不带火器仅靠骑战,那就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搞不好解围不成,反会遭到惨痛失败;如果携带大量火器弹药,又必然会延缓行军度,说不定还没赶到战场,边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