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59章 另辟蹊径(2/2)

,臣愚不能及。可若不加赋,银子从哪里来?除非…除非借用内帑银,可臣也知道,山海关筑重城、扩建京师外城全用内帑,耗费巨大,臣不忍再向陛下张口…”

“尚书大人也不必太过烦恼。”朱由检嘿嘿一笑道,“朕倒有个另辟蹊径的法子,不用加赋便可使太仓库入库一千万两。不过呢,乍一施行起来肯定有些难度,还要尚书大人大力配合。”

王在晋惊愕地望着朱由检,半晌才道:“一千万两?臣实在想象不出,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便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一遍,王在晋听罢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不行!”

“怎么不行呢?”朱由检微笑着问道。

“陛下此举必遭群臣反对。”王在晋不好当面批驳皇帝,只好委婉地道,“而且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即使暂时度过难关,可到了日子…”

朱由检却自信地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尚书大人,朕只问你一句,如果朕真的这么做了,你会不会带头反对?”

王在晋先是一怔,随即慨然道:“为君分忧,乃是臣子份内之事。如陛下需要,臣家财罄尽亦在所不惜。只怕是杯水车薪…”

“那就好。”朱由检轻松地道,“朕相信像尚书大人这样忧国忧民的官员还是很多的,而且朕也不会让你们倾家荡产,相反,朕不会让任何人吃亏。就这样吧,明日早朝,朕就正式宣布这件事!”

王在晋虽然心中打鼓,觉得朱由检所言根本难以实现,但他也确实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了,只得双眉紧锁地退了下去。

第二天又是早朝之日。待升座御座,还没等阁臣奏事,朱由检先朗声说道:“国库空虚,百事不振。朕欲开设‘大明银行’,效仿民间银号之运作,并行国债,卿等以为何如?”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