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这条路太难(1/2)

留下王质一人在大殿上,他跪着,空荡荡的大殿,还有半人高的木箱,安静地在不远处立着。

李世民忽然让百官下朝,独独留下他一人,而且还是在最关键——李泰揭露他的真面目的时候。

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为“十恶”,这些按照唐律都是要死刑的。

王质想到一百种后果,每个后果都及其惨。坦然面对,无所畏惧,从来没有经历过死刑,尝试一下也不错,反正,不管如何惨死,不能说出芣苢的名字。

跪着,等待李世民发话。

“承乾,高士廉的书就在木箱子里,难道它自己有腿会跑过来吗?”

王质听到,起身,一瘸一拐将木箱抬过来。好重的箱子,李世民盯着,他中途也不敢歇息,气喘吁吁将箱子放在通往王座的台阶上。

“打开,你看第一册。”李世民吩咐道。

王质大致看得懂书中用小楷写的繁体字,《氏族谱》首卷将山东门阀王、崔、卢、李列在前面。

之前,我让你和高士廉沟通,制定《氏族谱》的编撰原则,书的草稿已经出来,你还满意吧?”

圣人闭口不谈刚才魏王的质疑。

“不满意。”王质说到,“所谓氏族就是世家之族,官有世胄,谱有世官,高士廉狭隘理解氏族的含义,认为氏族是固定的,没有变化的,他修订的谱系,无非是在前朝的谱系上进行修修改改而已。”

李世民听得两眼放光。

“既然你有这般见地,为何成书是如此老旧?”

“之前我的想法和高士廉差不多。在昭陵守孝,徒步去九嵕山,远望太白,终南山诸峰。然后在山中的一个无名洞中禅修,石窍中透过日光,我坐良久,洞中还有涓涓细流,滴在石板上竟如晚钟的声音。”

“听你的描述,我都感觉洞中的清凉和惬意。”李世民竟然有些神往。

王质并不完全是胡编滥造,他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山上的洞,他全都进去探过险。

“我就是在山洞中禅修的时候和远望群山的时候,悟到《氏族谱》编撰的原则是错的。大唐和以前的朝代应该完全不同,应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局面。那些世家大族,仗着祖辈的丰功伟绩,自认血统清高,造成完全用门第去评判一个人的风气。”

“你这样说,倒在我的预料之外,具体一点!”

“李家平定四海,让大唐天下成一家,应该排在谱系第一。朝士众臣,皆功效显著,也要在谱系中靠前。《氏族谱》要按照今朝冠冕,不能以崔干为第一等。不须论数世祖辈的功绩,而是以今日官职高下作等级。”

李世民赞叹一声:“很好,你说到我的心坎上了。”

既然李世民没有说李泰指认之事,王质就对《氏族谱》袒露自己的想法。

“父王,”他仍然这样称呼,“儿臣还有一个大胆的构想。”

话已经说到李世民心坎里面,当然他愿意听下去。

“高士廉修订的《氏族谱》狭隘了!现在父王是大唐皇帝,同时也被周边国家称为天可汗。父王的《氏族谱》更应该配得上天可汗的称号,而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大唐。”

李世民一惊,眼前的太子,想法深远,早就超越了其它皇子,而且比他的境界还要高。

“《氏族谱》应该将吐蕃的松赞干布,禄东赞,突厥的颉利,高昌的麴文泰等等,都要纳入里面。谱系认同意味着文明认同,谱系中的都是一国之人。几十年以后,大唐现在的版图只能算是几个州而已,以后版图会更大。”

李世民半信半疑,王冠上的珠子嚓嚓作响。他靠在王座的扶手上,眼睛远望大殿外明晃晃的朝阳,以及香炉袅袅上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