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进入藏经阁(2/3)

打量面前一脸怒气的年轻僧人£轻僧人身高在一米六五之间,身上的青灰色僧袍略显宽大,人在发怒的时候往往都会稍微低头瞪眼,年轻僧人略一低头,我刚好看清楚他脑袋上的六道戒疤。

戒疤属于华夏出家之人独有的标志,戒疤的数量有一、二、三、六、九和十二几种,最常见的出家人往往头顶上有六道戒疤,九道戒疤往往只有寺中主持才有资格,至于传说中的十二道戒疤需要修为达到菩萨境≤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往往毕生修佛,很少在世间走动,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法相神游千里。

戒疤的位置也不局限于头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没有出家的信徒往往将戒疤燃于手腕部位,已经出家的信徒大部分将戒疤燃于头顶,还有一小部分出家人燃于手指,又被称之为燃指供佛。戒疤之所以华夏独有实则是一个错误导致的,只不过僧人比较爱面子,死活不承认这是一个错误,相反还大力推崇,导致出家人都以戒疤来证其心志。

不好意思,刚才扯得有点远,差点扯破了,画面回归≯前的年轻僧人头顶上有六道戒疤,这一点令我感到有些奇怪,因为戒疤的数量往往意味着资历的深浅。出家一年的僧人只能有一道戒疤,两到三年之后才会有第二道戒疤,所以往往年轻僧人头顶上有三道戒疤就已经很不错,而眼前这位僧人脑袋上竟然有六道戒疤。

“施主请回吧,这里不欢迎外人!”年轻僧人催促道。

“大师请让个道,我们这就离开!”老大直起身子朝年轻僧人拱手作揖。

年轻僧人斜眼看了老大一眼之后微微侧身,老大一跃而下,跑到楼梯口吐,转身一屁股坐下看我,不问可知是在等我,老大旁边的那名年纪稍微有点大的僧人对于一旁的老大很是不屑,老大张嘴吐舌对其示好,僧人冷哼一声,扭脸别处。

“你可知道本寺罗汉堂的怀仁和尚现在何处?”我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问了一句毫不相关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试探眼前的这名僧人,因为我感觉这名僧人抱着和我一样的打算,只是比我和老大先进来,我刚才问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少林寺的字辈排名根本就没有“怀”字辈的。

年轻僧人面色不耐,闻言之后略一疑惑,随即说道:“现在怀仁师兄可能在大雄宝殿,施主可去那里找寻。”

“多谢相告!”看到我准备离开,僧人后背紧贴书架让出一条路来。

我来到楼梯口,与年纪稍大的僧人对视一眼随后拾阶而下,两名僧人亦跟在身后,年轻僧人临走之际关上了旁边的小窗,顺着台阶来到一楼,老大终于不经意间扭过头来,一楼没有经书,左右两侧摆放着空置的书架“方的空地上留下一撮老大身上的毛发,看到老大扭头看我,我连忙折示意,老大貌似已经忘记了它进来时候遭遇的握,疑惑上前,“你眼睛怎么了?哇,好大一坨眼屎!”

我的本意就是提醒老大前方有握,没想到老大竟然出言挖苦,好在老大已经退下来扭头嘲笑,我顺势抬手揉眼,“对了我眼药水刚才忘拿了。”

本来眼睛没事,刚才一揉眼睛有些充血,我扭头对年轻僧人说道:“有劳大师上楼一趟帮我把东西取下,拿到东西我立刻走人。”

“我怎么不见你刚才有东西遗落?”老大跑过来疑惑开口。

我说完之后僧人就有些疑惑,此时听到老大言语不禁更加起疑,“我刚才并不见得施主有任何东西遗落,施主没有记错?”年轻僧人回礼问道。

“他说有就有,肯定没有记错,这一点我还是相信他的,他很少这么蠢!!”老大在一旁笑着表态。

两位僧人对视一眼之后,中年僧人抬脚上楼,不问可知是去三楼找寻我所说的东西,片刻之后中年僧人下楼朝年轻僧人皱眉摇了摇头,“施主,你所说的东西不在这里,施主还是请回吧!”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