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章 征地谜团(2/3)

的生活怎么保障?毕竟他们跟你我不同,咱们有工资,有五险一金,即便哪天被炒了鱿鱼,还可以做个码字民工。可是他们呢?有了这笔钱,等于有了长期的生活保障。当然,前提是管理这笔钱的人要可靠、有能力。”向北分析。

“俺倒是觉得,咱们农民都会理财,哪家不会理财?是不是?如果你这么讲,把你的工资卡给俺,俺给你保管,为啥?因为俺觉得你不会理财!那这卡给不给?这是一个道理!”三轮车上的男子说道。

“景晨叔,俺们听你的,你给大家伙做主!”人群当中传来附和声。

“叔,你是大家的主心骨,你说咋整就咋整!”

“对,听叔的!”

“这人是骆景晨?”罗方伊低声道。

“骆景晨,骆河村副主任。他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场。那个许昌林呢?”向北以为要找到这个人会很费劲,没想到这么巧就碰上了,可同时疑问也产生了。

忽然,现场静了下来。

两人仰头一看,骆景晨正在盯着他们,三人目光交汇,围观的村民也顺着目光转向向北、罗方伊。一时间,两人成了焦点。

骆景晨走到他们面前,“你们是什么人?”

“报社记者。”向北简单数字。

“大家先散了吧。”骆景晨冲着人群喊道。

人群慢慢散去……

骆景晨走到他们面前:“你们是来调查这个案子的吧,咱们找个地方说话。”

三人来到村办小学旁的小屋里,这是骆景晨的其中一个办公地点:骆河村小学传达室。

三人坐定,三五个村民迅速围了上来,有人倚靠门边,有人蹲坐煤炉旁。

骆景晨招呼向北和罗方伊坐下,烧水备茶。

“骆主任,刚才听到您在说征地补偿的事,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说说?”向北仔细观察了一下骆景晨:眼睛虽小但炯炯有神,消瘦的脸庞和凸起的颧骨映衬得面部轮廓分明;梳着长长的背头,发型像是打了发蜡一般整齐,虽然头发已经半白,但丝毫不显邋遢;身材微微佝偻,身上穿着藏青色竖条衬衣,外面套着一件啫喱色针织毛衣。

在众人当中,骆景晨确实有一种独特的气场。如果放在以前,他应该属于威望颇高的乡老吧。

“你们来了两天了吧。”

“纵火案一发生,我们就赶来了。”向北语气淡定,但内心有些意外,这人对自己的行踪如此熟悉?

“去了案发现场,来了村里,医院也去了,你们还真是用心。”骆景晨说。

“这都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我们的职责。”

“你们应该也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吧。”骆景晨不紧不慢地说道。

“都是些零碎的信息。”向北说。

“村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许昌林不知去向,村子里的事我必须要担起来。大伙不能没了主心骨。”

骆景晨放下杯子,将骆河村征地的原委道出。向北结合其他村民提供的信息,逐渐还原了骆河村征地矛盾的脉络:

骆河村有约200亩地被征用,其中有130多亩是村民的口粮田,涉及村民80多户、三四百口子人。对于年初开始的征地一事,很多村民表示并不知情——既没有下发通知,也没有召开大会。

大概半年前,村里来了一伙陌生人,将被征收农田里的农作物推倒,并围上围挡,甚至与村民产生推搡。此时大家才明白,骆河村的项目已经在推进当中。

对于征地补偿的意见不一,让村民之间产生分歧。按照骆景晨的说法。河东市拨付的土地安置补偿费是700万元。这笔钱的其中一个用处,是80多户被征地农民的口粮补助,每亩每年一千多元。

此外,还有一笔17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