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对峙 (一)(3/5)

此刻,朝廷是主,破虏军是藩。削藩之举,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而不是言官们的一时热情上。

“君实,快到了,你得下来走几步!”文天祥的话将6秀夫从沉思中唤醒。跳下滑杆,揉揉有些酸涩的双眼,6秀夫现自己来到了一处群山环绕的谷口。

“再向前是军事重地,轿夫们不能靠近!”文天祥笑着解释,带着6秀夫等人走向第一道岗哨。

手持利刃的卫兵核查过每个人的腰牌,举手敬礼,将一行人放了进去。转过谷口,绕过竹林,跨过一座挂着特别标识的木桥,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一排绿油油的秧苗,出现在大伙面前。

“文兄,这是什么?”6秀夫不解地抗议。

几个同来的工部官员也刹那变了脸色,文天祥今天说好了带他们来看开那些神兵利器的科学院,赶了大半天山路,累了半死,居然展示的是一片农田,不是纯拿大伙开心么?

“科学院,乃研百科之学的场所,不单单是武器!”文天祥笑了笑,耐心地跟大伙解释,“这里群山环绕,地势低平,气温暖,水源足,所以试种了几亩田,如果种好了,就可以把种子给农户,并且传授他们细作之法!”

文天祥俯身,捏了把地里的泥土,举到了大伙面前。“华夏自古以耕战立国,所谓耕,不是说全体百姓都去做农夫,而是让最少的农夫,养活最多的人。所谓战,不是所有人去做战士,而是如何将军队的战斗力,提高到最大!”

“文兄说得有道理,君实受教!”6秀夫肃然整冠,对着文天祥一揖到地。对方几句话,又解开了他心中的一团迷惑。

在福建各地周游时,6秀夫现这里极重工商,对农民反而有些放任自流。虽然泉州和福州都是优良的海港,只要有钱,可以派船队去占城和倭国购买粮食。但粮食毕竟是国家命脉,短时间可以靠外购应急,长时间下去,必生大患。而今天文大人率先带大伙来看农田,已经说明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这片是引种的占城稻,当地百姓已经种了几百年。却很少有人做到安南那么高的单亩产量,我雇人去安南请了几个农夫来,给大伙示范。那边半山坡上是天竺棉,比大宋的棉花绒长,更适合用科学院开出的纺织机来纺,出的布也更好。如果有人种,明年泉州的商人就可以不买天竺的棉花。过上几年,大宋的棉布就可以运往海外!那边是急麦子,据说长得快,收了麦子后还可以种菜,我让人种种试试…….”文天祥指点着四周土地,如数家珍。

“宋瑞兄,你那安南农夫,是抓来的吧!”6秀夫饶有兴致地听着,突然,手一指,点向田埂方向。

田梗上,两个又矮又黑的老人叽里咕噜地叫着,好像在脾气。而他们身边,两个文职打扮的人和七、天祥解释,“安南比大宋贫弱得多,他们不愿意来中国,只是觉得中国人不争气,大好江山都给蒙古人占了!”

所有人脸色均是一红,完颜靖远见大伙被自己说得尴尬,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将话题岔到了别处,“诸位大人不提,我倒是忘了,苏家去安南替咱们运米,说是遇到了陈丞相!”

“陈相,他近况如何?安南王可愿意我朝去安南驻跸!”6秀夫闻言大喜,急切地问道。眼下虽然战事平静,但一个广东,毕竟形不成战略纵深。把幼帝安顿到海外去,第一可以让张世杰和凌震两位将军不再为保护皇室而劳神,专心与蒙古作战。第二,可以让那些外戚和窥探权力的豪强无处下手,再难重演端宗皇帝的悲剧。

“陈相进行得不太顺利,安南王只见了他两次,然后就避而不谈了。毕竟安南只是个属国,国王上下,不会为他国安危拼命!”文天祥接过话头,打断了6秀夫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君实能说动朝中大臣,我希望万岁能避居流求。不经过泉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