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职责 (三 下)(2/4)

火。这位肩头承担着劝说文天祥以盛礼接皇帝回闽的帝王师,自从到了福建就迷上了新学。夫子庙中新建的图书馆简直被他翻了个遍,一些从大食等地搜罗来的,和不知道谁是作者的新奇书籍,被他逐个借了出来。每天看到兴起处,连饭都顾不得吃,更甭说与6秀夫在一道想办法劝文天祥改邪归正了。

“低价卖弩的事,我看文丞相做得未必错。至于为什么答应辽东蒙古以牛羊代替战马抵帐,我看还是因为福建粮食不足吧!”邓光荐耐着性子听6秀夫完了牢骚,应了一句,随即把目光投向了手中的书籍。《商学》两个字,清清楚楚映入了6秀夫的眼睛。

“邓大人这是何意,莫非这书中,早已写明了答案么!”6秀夫有些不满,强压者心头的火气问道。

“这书,不过是我朝海商和各大行商关于如何经商的一些经验总结罢了,里边没有答案。但邓某却从这一大堆书中,领悟了些文大人治政的精要。把书中所云和眼前现实比较一下,虽然看得不是非常明白,也好过了原来如雾里看花!”邓光荐用书脊敲了敲摆在桌案上的一大堆书,沉思着回答。

那一瞬,他的目光突然变得非常深邃,深邃得仿佛灵魂飘离了世外,隔在远方把一切分辨得清清楚楚。

“此话怎讲!”6秀夫被邓光荐的目光吓了一跳,低声询问。

“6相可记得你我此行,是为了何事?”邓光荐笑了笑,故作高深地问。

“传达陛下旨意,希望文丞相早日迎朝廷回福州驻跸。”6秀夫坦率地答到,话尾,还念念不忘地补上了一句,“原来邓大人也记得你我有责任在身,大人不提,6某还以为大人已经忘了!”

“文丞相不是已经答应了么?大人为什么还不回朝复命。莫非大人滞留于此,内心还另有所图?”邓光荐的眼神飘了一下,不理睬6秀夫话中的刺,继续问。

“若只是回来和大伙挤一挤,陛下又何必这么郑重地向文大人传旨!”6秀夫耸耸肩膀,苦笑着答。

少帝昺是个豁达的君主,吃住好坏,符合不符合礼仪,向来是不挑拣的。但跟随在皇帝身边的官员,内待却未必都能放下这个身价。如果不把一切操办好了,难免有人会借题挥。行朝在流求,就是因为这些小事与苏家的关系越处越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度生,杨太后等人才决定派6秀夫和邓光荐来跟文天祥正式沟通一下。大兴土木,倒不是一味地维护皇家尊严。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来福建后,君臣之间处得融洽些,别生太多的误会。

邓光荐也苦笑了几声,把手中的《商学》,轻轻放在书堆上。然后,感慨地问道:“有些话,太后不能直说,所以让6大人转达。6大人想必也转达过了。而6大人心中,未免依然存着劝文大人回头的心思吧!”

“唉!”6秀夫报以一身叹息。当日在邵武与文天祥一番深谈后,他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能慢慢把文天祥拉回正路上来。所以,他主张一切皆以大局为重。这次再来福建,却现文天祥非但没有回头,反而在背离的路上越行越远,远到自己已经无法看清楚他的身影。

“宋瑞他不是奸臣,如果他想篡位,何必派人救我们离开崖山。让大伙死在蒙古人之手,不比他自己承担杀君的罪名好得多。诸臣皆曰‘宋瑞逢迎朝廷,不过是为了借正统之名,行篡夺之实’。而邓某以为,自崖山之后,宋瑞羽翼已丰,根本不用借助朝廷,也可以号令天下!”邓光荐笑了笑,仿佛通过几天翻书,已经了解了文天祥内心的一切。

“我又何尝不知宋瑞他不是奸佞,可他再这样肆意妄为下去,恐怕他不欲做奸佞,也自成奸佞了。届时,万岁将置身何地,即便万岁可容他,他自己能容得下自己么?”6秀夫跌坐在椅子里,面孔上带着几分沮丧,几分忧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