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国战 (十一 上)(2/3)

亮, 河北西路抱犊寨,几千名身披白衣的汉子借着雪色掩护,慢慢靠近一座高大巍峨的寨子。天寒地冻,寨子中的守卫都钻在敌楼内烤火,根本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地临近。

“哥,中么?五十多年了,可从来没有人打过抱犊寨的主意!”一个披着白斗篷,眉毛、胡子上全是霜的大汉不安地问。

抱犊寨位于太行山与河北平原交界处,四周悬崖绝壁,顶部平旷坦夷,有肥沃良田七百多亩,数年来像一把大锁般锁死了太行豪杰东进的出路。百多年前,太行前辈在宗泽的号令下曾经拿下此寨作为抗击金兵的基地,可那次朝廷嚷嚷的声大,实际动作小。很快起义军就被完颜宗弼击败,不得不退入万里大山中。

此后岳飞北伐,韩相北进,太行英雄一次次起兵响应,每次都被金兵挡在了抱犊寨之外。大金朝廷也看出了此地的重要性,多次加固城墙、翻修敌楼,慢慢地将抱犊寨建成了一个总要的藏兵囤粮之所。北元征服大金后,把抱犊寨当作一个重要据点来经营,太行山内一有风吹草动,朝廷大军立刻向此地聚集。

“不中也得中,今年秋天绝收,拿不下寨子里的存粮,老营中的妇孺就得活活饿死。再说了,人家破虏军从建康打到登州,一路上攻城拔寨,不是全凭得这家伙!”带队的瓢把子一瞪眼睛,低声呵斥。“让老三带人绕到天门下去,用绳子攀,如果火炮不顶事,拼着命不要,也得从淮阴侯祠下攀上山!”

“唉!”挨了呵斥的白斗篷答应一声,猫着腰跑去传达命令。跟在瓢把子身后的几个士兵从山洼子里推出一个小车,扯下蒙在上面的白布,露出一个黑洞洞的炮口。

两个身材相对矮小的南方人从另一辆小车上搬下火药袋,看了看上面标示的数字,用剪刀剪开袋口,利落地将火药添进了炮口。

“保护好破虏军的弟兄!”大当家低声命令。数个北方汉子凑上前,用身体挡在炮手与山寨之间。

南方人装好炮弹,调整好角度,伸了伸拇指,向大当家做了个准备就绪的守势。他们是破虏军派往北方协助各路抗元英雄作战的教导队成员,这次应太行山北麓十四寨的总当家张一行的邀请,协助群豪攻打抱犊寨。陈吊眼给他们的命令是,将北元能砸烂的地方全砸烂,让忽必烈永远也腾不出手来南下。

“老二、老三、老五、老八都就位没有?”张一行侧过头,对着身边的跟班问。跟班的山贼拿起两面彩旗,上上下下,笨拙地打起刚跟教导队士兵学会不久的旗语。

左侧林子中,右侧土坡后,66续续响起寒鸦叫,几个受邀前来的山寨都赶到了指定位置。

“门一炸开,敢死队拎着大刀片子先上,手雷兵紧随其后,其他士兵跟着,只准杀人,不准放火!”大当家张一行猛一挥手,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两个破虏军炮手猛拉炮绳,燧轮飞快旋转,擦出一串绚丽的火花,随着“轰”地一声巨响,一枚炮弹直扑抱犊寨正门。

“轰!”黑色的包铁大门如同被巨灵劈了一斧子,晃了晃,向后倾去。守寨的兵丁在睡梦中被惊醒,手忙脚乱地冲出了敌楼。借着清晨的雪光,他们看见一个喷烟冒火的怪物,还有几杆久违了近二百年的大宋战旗。

“王师……!”一名年纪稍大的寨丁哆嗦着喊出一句其他人不理解的话,扔掉刀,转头就跑。

几个睡得头晕脑涨的汉族士兵见老兵逃了,不甘示弱地钻了巷子。

“轰!”、“轰!”,又是两炮砸在了大门上。木制包铁的大门承受不住连番冲击,委屈地出几声“吱呀”,四分五裂。

“杀鞑子!”张一行抽出门板大的砍刀,率先向寨门冲去。几百名敢死队成员扯下白色斗篷,跟着大寨主向内猛冲。

几个被炮声惊醒的蒙古武士还没从爆炸中回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