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国战 (十一 中)(2/3)

司行文枢密院,说大股破虏军窜入真定,与太行山流贼一道骚扰地方。

来来回回一番折腾,赵文程将肩膀上的责任推了个干干净净。抱犊寨那地方他知道,易守难攻。山贼既然夺了寨子,还有火炮相助,以他手底下那俩半人儿,根本不用想如何收复失地。一旦剿匪不成反而被土匪给剿了,那他这个中万户也当到了日子。

没几天,果然有消息传来,说获鹿县成了山贼的囊中之物。紧接着,这伙山贼又大败井陉方向赶来的元军,反手把井陉县洗劫一空。半个月内,附近的封龙寨也宣告失守,封龙千户所的管军千户朱锦良以身殉国。整个真定府人心惶惶,谈匪色变。文武官吏一致认为赵文程当初的对策聪明,否则连府城肯定也会被“破虏军”夺了去。

不但真定府的文武官吏感谢赵文程的睿智,太行北麓大寨主张一行也同样对赵大将军抱有深深谢意。他手下本来只有三千多人,把老弱病残全凑上也不过四千。围攻抱犊寨时,好几哨人马都是跟其他寨子借来的。一不小心攻入获鹿县城后,手底下的弟兄数目立刻涨了三倍。太行山附近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苦哈哈。听说张一行那里有馒头吃,又见了义军攻城掠地那个势头,纷纷前来投军。人总是喜欢锦上添花,几天后,就连最开始跟着张一行围攻抱犊寨,打着捞一票就走的其他几伙山贼也主动把人马并入了张一行麾下。

如此一来,张氏三兄弟就展成了手中握有两万“精兵”的大绺子,非但赵文程这样的汉军万户轻易不敢出兵征剿他,附近的几个探马赤军万户所闻讯后也放弃了独自入山剿匪的企图。待枢密院得知近在咫尺的真定府出现了“破虏军”,并派出一名蒙古中万户前来督战,整合附近两个探马赤军万户所和一个汉军万户所全部官兵征讨“破虏军”的时候,张一行手中人马已经膨胀到了五万。太行山间还有大小三十几家寨主承诺蒙古人来时出手相援。

五万大军在手的张一行迅调整战略,主动迎击前来讨伐自己的元军。纵横太行山多年,对山外的那几个万户的实力他很清楚。蒙古人取得天下后,很快治定了“以蒙古军驻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汉军、探马赤据汉江之南,以尽南海,而新附军亦间侧焉”的驻军策略。驻扎在中书省的本来是元军最精锐部队,但随着这几年的局势变化,南方战略失败和北方叛乱迭起,忽必烈不得不将蒙古军抽调到南北两个方向灭火。特别是伯颜此番南下,几乎抽空了中书省的蒙古精锐。此时驻扎在真定府几个千户、万户所的元军,不过是探马赤、汉军中的二流部队,多年没打过仗不说,兵员也远不足数。敌寡我众,战场又在自己家门口,放着这么大便宜不拣,那可就对不起他张一行太行山北麓十四寨总当家的名头了。

“大当家,仗不能这么打。元军手里也有火炮,咱们在这方面不占便宜。并且咱们的人马刚刚拉起来,没怎么训练过!”邵武军校毕业,奉命潜入北方协助太行豪杰练兵的教导队队长王薄低声建议。

所谓教导队,只有他和苏二虎两个人。既要负责操做火炮,训练士兵,又要负责给张一行当军师,几个月下来,累得他整整瘦了一圈。本来南方人身材就照着北方人矮,此刻在张一行面前看上去就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咱手下这五万多人是乌合之众,要是不打就跑,我跟你保证,没等撤回山里,队伍就得散去一半儿!所以,这仗必须打,并且得打出气势来。否则,周围豪杰没人再投奔你!”张一行搔搔刚剃过的光头,笑呵呵地讲出一套山贼的道理。对于破虏军那套制度、练兵方法还有鼓舞士气的说辞,他很赞赏。但对如何与元军作战,眼前这两个南方人显然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可,可咱们的人……”苏二虎看了看树林间衣衫褴褛的义军。比起破虏军鲜明的衣甲来,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