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 选择 (二)(2/3)

“大人,您找我们”,门帘挑处,吹进一股冷风,刺得黄去疾又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冲进大堂的统军万户王世强看到黄去疾狼狈的样子,自觉莽撞,叉着手立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进,啊啊,阿嚏,进来,别站在那,过来烤烤火,这倒霉的天气”,黄去疾用上好的绢帕擦着鼻涕,平和地吩咐。在将领眼中,黄大人一直是个好官,待属性宽厚,有财也知道与士兵共享。如果不是战场上,跟在这样一个上司后,日子很好混。所以黄去疾手下的将领也跟他关系密切,平时大家称兄道弟,看不出职位差别来。

“是,谢大人”,王世强恭恭敬敬的施了个礼,侧着身子走进大堂,,所以不能被新附军中地方官出身的将领王积翁等所容纳,只好跟了黄去疾。

今天见黄大人对自己这么客气,王世强的心里就接连打了几个突。本来白净的脸孔对着火盆,却烤出了几分青灰色。

黄去疾捧着茶杯,幽幽的叹了口气,以一种推心置腹的口吻问道:“世强啊,咱们共事也快一年了,自从你入我门下,本都待你如何啊”!

听了上司的话,王世强知道自己终久还是躲不过一劫,头皮麻,嘴巴上却带出了几分武人胆色,“知遇之恩,如同再造,都督有命自管吩咐,风里来,雨里去,末将觉不皱一下眉头”,边说,边欲跪倒表示忠心,临了,却没忘记加上一句,“不过,大人,眼下春节将至,腊月出兵,实属不吉”。

“起来,起来,本都问你几句话,又不是让你现在就领兵去和文疯子开战”,黄去疾病伸出双手,将高了自己半头的王世强硬生生搀扶住。不用问,他也知道王世强不敢领兵去对付文天祥,如果眼前这个家伙是个有担当的主,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带领蒙古人攻打自己的家乡。可黄去疾也有黄去疾的难处,麾下两万多人马,十几员战将,大多是跟着他在汀州降元的,也都曾经是文天祥的旧部。让这些人去征剿百丈岭,没出兵,气势上就先输了三分,到时候真有那么一两个莽汉受了文天祥的人格魅力感召玩一个阵前起义,手下这支队伍就垮了。队伍垮了,作为新附军都督,黄去疾也就没了和蒙古人讨官要俸的资本。恐怕接着的下场就是充当劝降使节,给文天祥祭刀这一条路。 先前几个活生生的例子在那摆着,大将吴浚,福安知府王刚中,这些手中没有兵的人在蒙古人眼中,就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委个谈判大员的职位,送到宋营,被守将一刀砍死,既省了一份俸禄,又消灭了隐患。

王世强的眼神从顶头上司的脸上扫过,确定了黄去疾不像安慰自己,方才顺着上司的手站起来,胖胖的手擦去眼角挤出来的眼泪和额头急出来的汗,哽咽着说道,“大人如果硬要末将去山中送死,末将也愿意为大人效劳。只怕是末将去了,杀不得文天祥,反而分散了我军兵力,正中了对付逐个击破之计”。

“嗨”,黄去疾再次长长的叹了口气,眼下情形实在尴尬,对着几千盗匪,自己手持两万大军,反而成了守势。“世强啊,本都督也知道你的难处,可你也应该明白,如果咱们不采取些行动,朝廷就会对咱们采取行动了。咱们以为腊月兴兵不吉,可蒙古人不信这个啊……”。

“末将倒是有个办法,请都督定夺”,门帘啪的一挑,走进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身穿大宋衣冠,却顶了个蒙古皮帽,显得不伦不类。看样子此人跟黄去疾彼此间关系不错,入门前也不通禀。

黄去疾惊喜的回头,看见心腹将领李兴、张元、黄天化接连走了进来。刚才隔着门帘献策的是李兴,黄去疾的结义兄弟,山贼出身。当年奉诏前往临安勤王的时候被陈宜中安排在黄去疾的手下,是黄部唯一一个能上阵打仗的将领。

“鸿元,你有什么办法,赶快跟哥哥说说”,黄去疾见了李兴,立刻换了付江湖嘴脸,话里话外透着热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