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2章 元恂作乱的消息(2/3)

元宏眼中的笑意愈发浓郁,伸手,把她颈间的一小撮发轻轻拨开。

太阳已下山去,天气一点点暗下来。

远处的山,树,丛林土丘,隐在一片朦朦胧胧的夜色中,不远处杂草丛生的荒土,传来蟋蟀和蛙的鸣叫声。

“润儿——”元宏道:“我们回去吧。”

冯润眼珠子一溜。随即捂着肚子,装作很痛苦的样子:“陛下,妾肚子有点不舒服,走不了路,怎么办啊?”

元宏忍俊不禁:“怎么时候学会了耍赖这招?什么肚子有点不舒服,走不了路,不就是想朕背你嘛?”

冯润也没否认,朝他挤眉弄眼:“陛下真聪明。”给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娇滴滴道:“陛下,背妾,好不好?好不好嘛?”

元宏蹲下来:“好,朕背你。”

冯润一声欢呼,顿时爬上他的背。

一路往山下走去。

冯润又再唱起歌来:“……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身后的四位侍卫,又再次被冯润的歌声惊得七魂少了六魄。

齐齐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翌日一大早,天气变了,乌云笼罩着天空,闷得连风都没有。天亮后没多久,天空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来,放眼望去,远近的景色被笼罩在一层濛濛的雨雾之中。

因为下了雨,哪儿也不能去。

冯润无所事事,便在东厢里吹笛子。吹得嘴巴酸痛,好不辛苦,好不容易一曲《凤求凰》能够吹出来了。

元宏兴致奇高。

轮到他伴唱:“……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歌声嘹亮,优美动听。

正在欢乐间,只见白整一脸严肃,匆匆走过来。“陛下——”他低声道:“尚书陆秀大人派人自洛阳快马加鞭赶到,说有重要事情禀报。”

元宏道:“让他到正厅,朕马上到。”

他刚离开,冯润就向元恪招招手,在他耳际旁轻声道:“你去探听探听,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只是好奇而已。

好半天后,元恪苍白着脸回来,凑近冯润,因为紧张,控制不往哆嗦着声音道:“母妃,太子出事了。”

真的是元恂出事了。

缘于元宏的汉化改革。元宏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推开全面汉化改革,如疾风吹劲草,轰轰烈烈,势不可挡。整个北魏国,既有维护汉化改革的大臣,又有守旧反对汉化改革的大臣。

特别是鲜卑的鲜卑旧贵及其后裔。

凡事不能两全其美。

改革也如此。

如果元宏不推行汉化改革,那么北魏必然面临汉民族和鲜卑民族之间的矛盾;如果元宏推行汉化改革,那元宏就不得不面对鲜卑族内部“改革派”和“守旧派”之间的矛盾。

那些鲜卑旧贵及其后裔不满元宏亲任中原儒士,对于迁都变俗,改官制服,禁绝旧语都抱着反对的态度,无时不刻不在想着破坏改革成果。但慑于元宏的气魄,审时度势,那些心怀不满的鲜卑贵族们没敢正面跟元宏冲突,却背后搞小动作。

太子元恂年少。

任性妄为,躁动不安。重要的是,他因为体肥,极讨厌洛阳的暑热,喜欢气候高寒的平城,作梦都想着回平城。

也因为如此,他反感和抵触元宏的汉化改革,甚至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

可面对元宏的威严,元恂哪敢说出一句半句排斥的话?唯有在行动上叛逆,——背着元宏,穿胡服,说鲜卑话,跟元宏规定颁令天下“三十岁以上的听其自便,三十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