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5章 高考的最终奥义(2/2)

的十天时间里,无论是华羽、柴玉、董琴,还是其他任何的同学,甚至是全国数以千万的同届考生,都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虽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难以入眠……但只要第二天一睁眼,时间就又开始飞快地流逝……

而在这最后十天的复习里,其实已经根本不必再去做什么难题了。

基本上,只要是你这时候还不会做的题,高考的时候也别指望能做出来了。

所以说,这最后十天的复习,与其说是“查缺补漏”,不如说是“固本培元”。

对于自己不会的不懂的,不必再强求。

但对于自己已经十拿九稳的,也不需要再多重复。

这里所说的“固本培元”,并不是去反复做那些你已经会的东西,而是根据考试大纲,最后再把最基础的知识点,全面梳理一遍。

然后,最重要的是,都到这会儿了,对于自己的考试策略,和考试预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包括到底哪些题是自己的强项,哪些题是自己的弱项?

哪些分是必须要拿的,哪些分是不必强求的?

哪些是即便多花点时间,也一定要把它做出来的?哪些是应该战略性放弃,而把时间更多的用在别的地方的?

只有把这些都事先考虑清楚了,等真正坐到高考的教室里,面对着高考的试卷,你才不至于六神无主、心里发慌。

尤其是当真正做到自己不会的难题怪题的时候,才能及时调整心态,妥善应对。

始终把握好大局,千万不要出现有会做的题来不及做的情况!

而这,就是大多数高考考生,在最后的十天复习中,最应该搞清楚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大多数,主要指的是成绩比较中等的,既非学霸也非学渣的那种。

具体到华羽、柴玉和董琴三人的话,以上经验,可以说对董琴来说,是最为受用的。

毕竟这是普片规律,就像正态分布一样,只能就中间,而就不了两极。

要是像柴玉这样的学霸,那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她不会做的题,没有她不该拿的分数。

对于这样的考生,最后十天估计也没什么好复习的了,也就剩下调整心态了。

反正学霸的世界,你永远不会懂。

学霸的任何事,也都永远不用你操心。

但对于华羽来说,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因为华羽依旧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

虽然现在的华羽,也可以称之为学霸了,毕竟这最后一次模拟考,他名义上比柴玉差了40分。

可那是因为柴玉和李继根合谋,故意给自己少打了20分,实际华羽只比柴玉差了20分。

只是华羽自己不知道而已。

而柴玉和李继根之所以这么“用心良苦”,就是怕华羽骄傲自满,以至于在最后阶段,少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

那换句话说,就连柴玉和李继根都看出来了,以华羽如今的进步势头,要是真能好好利用这最后的机会,那让自己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也绝非不可能的事啊!

而华羽,当然是不会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的!

其实,到了如今学霸这个层次,华羽对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所有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掌握。

在这样的层次,要想更进一步,那所需要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调息吐纳之后的死记硬背,亦或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应试技巧的规律总结了。

而是需要真正的理解——高考的最终奥义!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