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奉集堡的陷落2(1/2)

萨尔浒新都,飘散着缕缕的炊烟,已经是晚饭的是时候了,辽东的冬天,天黑的早,丑时结束不久天就要黑了。大概16点,天已经黑透。一个肥胖的三十岁左右的人带着两个戈什哈,正趁着夜色穿行在大牢里。

他叫爱新觉罗阿巴海(黄台吉、皇太极),身高 175 左右。据说是清朝最高的皇帝。虽然满族人发源于东北,但他们普遍都不高,努尔哈赤170cm,多尔衮172cm,顺治和康熙都是170cm,后面的皇帝没有超过170cm的。而且他们所找的妃子都是12--13岁左右,身高甚至不到1.5米(身高不可以高过皇帝),所以大家不要对公主、格格们期待太高,基本没有大长腿。

狱卒恭敬的打开一间牢房,昏暗寒冷的牢房没有窗子,因为是新建的城,刚刚启用,卫生条件尚可,木栅栏里一个木床铺着稻草,旁边一个小几,点着一盏如豆的油灯,一个少年人,一边咳嗽一边聚精会神的书写着。这场失败,在冰天雪地里的五天逃亡,严重损伤了他的肺部。

听到身后的牢门打开,他没有回头,把冻得不能合拢的手指放在嘴边哈着气,继续写着。继续咳嗽,纸上随着咳嗽,喷溅上了星星点点的嫣红。

“时候到了吗,别着急,再给我点时间,容我把这篇奏疏写完,你们替我转交给八爷,我父亲会给你们赏赐。这是八千人的鲜血总结出来的教训,如果埋没了,他们就白死了。”

“萨哈廉,别写了,你需要郎中来着诊治,我已经和父汗求情,赦免了你的罪,容你随我军前效力。”阿巴海有些动情的说道。

萨哈廉豁然转身,没想到八贝勒居然来到了这里。他脸色潮红,翻身拜倒在地,羞愧的说道:“奴才对不起主子的栽培,丧师辱国,万死不能赎其罪。”说着哽咽着哭了起来。

“情况我这些天都已经了解过了,并不都是你的过错,唯一的变数是那支突然出现的南兵小部队。如果没有他们,你此时已经不仅打下了虎皮驿,恐怕连塔山山城和奉集堡也打下来了。起来,咱俩换个地方,好好说说。”

营口大营,外围四周都是堆土的民工,四面的城墙正在堆放着梯台形状的冻土,南部爆炸声一阵阵传来,那是在爆破挖掘河道和取土。现在劳力已经增加到八万人了。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新建成的木材烘干窖和烧砖的砖窑,正在冒着青烟,这里有充足的木材和粘土、煤炭。因为没有时间等待木材的自己阴干,只好采用烤窖法,用锯末燃烧缓慢的烘干。这样虽然不如阴干的效果好但是也可以接受。

三千多个木匠正在挥动锯子和斧子、刀凿等工具,按照设计图纸做着木构件,用来组装城门楼和其他建筑。两千多烧砖匠正利用李憬设计的后世式样的大型砖窑烧着砖。这种砖窑的顶部密布着带盖子的小孔,用来观察内部砖坯的烧制情况,并且可以添加煤炭。

李憬跟工匠们聊过天才知道,原来在烧制中不断的给砖泼水,烧出来的就是青砖,如果不加水一直烧,就是红砖。现在天寒地冻的,总不能从孔里撒冰雪吧。所性都烧成红砖算了,反正大明得火德,用红色也没什么不好。

李憬看着烧制的成品,一块两尺长,一尺宽,三寸厚的城墙砖。非常沉重,用锤子敲一下,由于用煤炭烧制加上先进而庞大的砖窑,温度远远高于这个时代。硬度非常高。考虑到有滑轮起重机和四面临水,船运方便,沉重些倒不是大问题。

旁边的三等参谋,正在读着刚刚到的情报。

“昨日中午,敌酋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五万四千余人正兵,分八路越过边墙,其中一路由四贝勒阿巴海为主将、萨哈廉为副将,率领正白旗25个牛录,正兵7500人,另有奴隶啊哈以及杂兵新附军四千多人,向奉集堡运动。”

“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