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浑河血战12野战炮登场(1/2)

伴随着雄壮的军歌,轰隆作响的脚步声,震动的大地,南澳镇十营气势如虹,一路向前。对面一万五千八旗士兵却队形松散,勉强排了十个大方阵和南澳镇的宽度相等。以防止被两翼包抄。

济尔哈朗看着对面的明军,心里盘算着,这些不着甲的纯火铳兵,估计不能济什么事,只要冲过去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前边有盾车挡着,估计火铳也打不穿,明军的火铳那个质量真是不提也罢,打二十枪要是能不炸膛都是上天保佑,虽然对面看着那些铳管上挂着明晃晃的矛头,他也不觉得这玩意比烧火棍强多少。

很快双方相对而行,距离拉近到300米,已经进入了三磅炮有效射程346米以内。李憬下令:“停止前进,三磅炮开火”

看到中军的旗号,整个横队整齐的停下,炮兵迅速固定好了火炮,三磅炮是丝绸药包定装,丝绸比纸贵多了,但是丝绸可以完全燃烧,基本没有渣滓,清理炮膛时间比定装纸弹少五倍。

三磅炮美国独立战争中使用熟练的炮手射速可以达到一分钟两发,这个时代火铳的射速一般也就一分钟两发,甚至两分钟三发。李憬使用定装丝绸药包非常的方便,实心弹和霰弹都写在上面,填进去就能用,射速优秀射手甚至能到一分钟三发。完全压制了火枪的射速,而且射程更是虐死火枪。

燧发枪加小型野战炮,就是李憬碾压这个时代任何敌军的资本。三磅炮唯一的不足是浪费的时间主要在于发射后把火炮复位回原来的位置,毕竟有后坐力,是架退火炮。开一炮后退很远,需要炮手推回去,在装填发射,这个真没有办法,管退式火炮太遥远了。

唯一能做的是,在战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炮位后面修建向上斜坡,炮位正面设置限制轮子的楔子,开一炮,大炮在后坐力下后退上斜坡,耗尽后坐力后由于重力再自动滑下来被楔子挡住,正好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开炮。

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炮手把炮推回去,浪费点时间也没有办法,但是保持一分钟两发或两分钟五发的射速还是没有问题的。

是十个营六十门三磅炮,一次开火,实心铸铁炮弹,飞向三百米处艰难的在泥泞的原野上前进的盾车,碰碰的一阵巨响。球形铸铁实心弹全部穿过了盾车六寸到十寸的厚木盾。把盾车打的木屑飞溅,推车的奴隶被木刺扎的一片惨叫。少数木刺刺中了没有面甲的八旗兵面部,手部,小腿,脚等,很多人捂着伤口惨叫。一个小伙长被扎穿了眼球,捂着眼睛疼的满地打滚。

按照八旗军制,每三十人旗丁四辆盾车,下级军官下喜欢站在车顶的胸墙后观察前边情况,便于指挥,同时左右通常安排两个火枪手。他们明显是第一次碰到野战炮,不知道这种可以推着伴随步兵前进的火炮,虽然他们也有些伴随的小佛朗机炮,但是射程和杀伤力远不如三磅炮。

炮弹击穿木墩,火枪手阿基达直接被炮弹带飞了左腿,直接从车上掉下来,而球形炮弹却在的地上趟出了一道血肉壕沟,跳跃着打穿了军阵。牛录额真拜色则被直接命中,整个人连同盾车中部都被打碎,四处飞溅,而那颗炮弹继续跳弹,一路碰撞直到飞出军阵。

八旗们很快发现,这些沉重的盾车并没有什么卵用,一层棉被,一层三寸水曲柳硬木板,一层河沙一层棉被,再来一层河沙,又是三寸到六寸的水曲柳木板。也许能挡住铅弹和小佛朗机炮弹,但是在这批明军装备的小型野战炮面前,就是纸糊的,有何没有没有什么区别,炮弹打穿时飞起的木屑反倒增加了伤亡。炮弹的动能足够继续横穿后边的步兵,尤其可怕的是这些炮弹居然会跳跃,颗颗穿透军阵。

李憬的三磅炮装备有水套管,设计理念学习马克沁机枪的水冷模式,只要有水打多少发都可以。不会过热。而且充分考虑了辽东高寒地区作战,滴水成冰无水可用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