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 48 章(2/3)

来的,说不得过上几年,家里就将她赎出去了,而且,终究不比咱们家的家生子有见识,懂规矩,听说以前在你屋里一向是个拿大的?既然宝玉你喜欢她贴身伺候,那么,三等的确是有些不妥,那就做个二等吧,至于大丫头,以后却是休提!”

贾宝玉见林母神色,好歹是松了口,因此,也便不再多说,只是笑嘻嘻道:“还是祖母疼孙儿,而且袭人怎么会出府回家,以后,她肯定会长长久久地留在府里的!”

林母拍了拍贾宝玉的手,说道:“宝玉你一向心软,怜惜这些丫头,这也不是什么错事,不过呢,却得防着这些丫头仗着你的心意,反而胁迫你这个做主子的,到时候,祖母可饶不了她们,明白没有?”

贾宝玉赶紧点了点头,想着了了一个心事,顿时又高兴起来,他如今身边伺候的老人也就是袭人一个了,袭人又惯会哄着他,其他人终究不想袭人那样对他极为了解,自然,袭人在贾宝玉心中颇有些不同,那所谓的长长久久留在府里,也是在袭人的暗自引导下,贾宝玉亲口说出来的承诺。

林母再也没提袭人的事情,一个丫鬟,想要解决再简单不过,贾宝玉素来多情,其实最是无情,回头将袭人处置了,再给贾宝玉一个好的,贾宝玉也就没什么好闹腾的了。何况,林母记得上辈子她随着林黛玉到了贾府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袭人,就发现她已经不是完璧之身,能跟她那般的还有谁,那时候贾宝玉才十一呢!若是这辈子她依旧如此,正好可以打发了她,叫她自以为得意的时候,尝尝又被直接拍下去的滋味。

后头,黛玉三春却是对路边上的景象新鲜无比,她们出门的机会很少,林母跟贾母认识的那些人并不熟,何况贾母原本就很少出门,就算是有人下了帖子,一般也就是教王氏或者是邢氏出门应酬,后来王熙凤嫁了进来,又轮到了王熙凤,她自个却是不怎么出门的。

当家的女人出去得少,三春要么是庶出,要么干脆就是东府那边寄养的,谁会惦记着她们,因此,一年到头都未必有机会出一次府,难得出来一次,一个个都很是高兴,透过车厢上的竹帘,看着外面的街景,凑在一块儿唧唧喳喳起来,哪怕是一向很少出声的迎春,都忍不住在那里跟探春讨论外面那些摊子店铺,还有一些挎着篮子沿街叫卖的小贩,满脸都是向往之意。

而街上那些人也是好奇地看着这一队人,对着马车指指点点,猜测是谁家的女眷出行,欣羡着人家的富贵,一些看多了才子佳人话本的,更是在幻想着自个能不能有幸成为那被佳人垂青之人。

等到一行人出了城门,外头的景致又是不同了,已经入了二月,地里的麦苗长高了许多,不少农人在田间劳作,有放牛的牧童努力拉着牛,不许它糟蹋麦苗,看得几个女孩子瞪大了眼睛,不时惊叹一番。

她们还没看够的时候,铁槛寺已经到了。

铁槛寺是贾家的家庙,贾家别的不说,寺庙,道观,庵堂竟是都有,平常上香停灵祭拜,都在铁槛寺,水月庵却是女眷们念经礼佛的地方,贾家一些犯错的女眷,也会被送到水月庵去持斋甚至是出家,而清虚观更是京城有名的,如今清虚观主事的张真人,当年却是贾代善的替身,这人道法高深,出身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得过朝廷的册封,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贾家对于铁槛寺,清虚观什么的,其实去得不多,一家子都不怎么爱出门的样子,平常就算是想要祭拜什么的,一般也就是捐了香油,叫和尚尼姑道士们帮着念经祈福罢了。如这铁槛寺里头,就给贾家的各个大小主子都点了长明灯,无非就是灯油多寡罢了,贾宝玉的最多,无论是贾母还是王氏,都是年年给寺里观中捐上大把的香油钱,然后什么寄名符,护身符,平安符什么的,那简直是成打的不重样的,便是那个惯会哄骗内宅妇人的马道婆那里,也不知道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