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8.散场(1/3)

《龙凤呈祥》是一出地地道道的热闹戏,不仅生旦净末丑齐集,而且唱念做打具备、雅俗调和,是节庆之时不可多得的好戏。

其中乔国老的历数刘关张赵四兄弟和军师孔明文武经天纬地的唱词,以及刘备于洞房中见孙尚香后的对唱,都是经典戏核。今晚的戏,名家云集,戏迷们听得逸兴遄飞、叫好声自始至终不曾断过。

钱唐风看得兴致勃勃,东儿和沈学文相视一笑。他们从小听京剧就是被钱唐风老先生感染的,那时候钱爷爷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在话匣子跟前听戏,一众孩子自然也愿意看老人丰富的面部表情。

渐渐地,老人发现了孩子们聚集在自己身侧,便开始向他们讲授梨园史话,当然更多的是说一些历史故事。只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们的兴趣不同,讲到三国戏的时候,比如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捉放曹的时候,都是男孩子最感兴趣的。而院中的小丫头们,则津津乐道于谢瑶环、西厢记、牡丹亭等才子佳人的故事。当然,钱唐风对京剧的欣赏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的审美观,待孩子们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他便开始讲授一些《救风尘》、《窦娥冤》的戏剧审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后来西厢记题材的影响,甚至后来发展到讲起了诸宫调、陶真、俗讲。

东儿第一次进戏院听戏也是钱老先生带着去的,那时候东儿刚刚十二岁,看的是耿、李二位老板联袂表演的《红鬃宝马》。其中一段《武家坡》的唱段,男女对唱明快泼辣,让东儿听后颇为难忘。于是就这样,被钱爷爷拐去做了戏迷。

钱唐风常常教育孩子们,听戏一定要听名角的,如果演员还没练出火候,那么听戏就变成了浪费时间。做人做事也如此,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来成就自己。

--------------------

戏即将散场的时候,钱唐风老人低声对学文吩咐了两句,后者应了一声,起身小跑出去。

林东韵疑惑地看了看老人,但是老人仍然沉迷于戏台上的唱念做打、不忘适时喊一嗓子“好”,没有任何的不虞。于是东儿扭过头去,静待演出落幕。

一系列礼节性的仪式过后,观众才陆陆续续退场。从通道走出,林东韵发现楚梓一直跟随在身后。待跨出剧院,外面已经是车水马龙人流拥挤了,照这样子要打到车,最快要在半个小时以后。

“老师,我送您回去吧。”不知何时楚梓已经走到钱唐风身侧,轻声说道。

老人仰头看看天上,可惜剧院周围的灯火太过明亮,让他看不见天上的星,于是愈发心情不好,开口道:“妞妞,累不累?”

“不累……”东儿看出了老人对楚梓的抵触情绪,自然也知道这是老人想要的答案。

果然老人立即点头:“好,那我们就走回去!”

这里虽然距离燕大东门不算太远,但少说也有五站地,而且进去之后还要走很长路程才能走到教师公寓,更不要说东儿所住的南区了!

东儿迟疑片刻,已经揣摩出老人和楚梓之间定有过节,平日以老人的宽厚程度绝对不会轻易拂了晚辈的好意,于是说道:“爷爷我不累,您没事就好。可是沈二哥跑哪里去了?怎么半天没有影子?”

楚梓仍然坚持地站在他们身边,而此时一辆雪铁龙商务车缓缓开过来,制动后沈学文和一位中年略微发福的男人走下车来。

男子迎着钱唐风走来:“钱老师,您好!哈哈,您今晚也来看戏了?真是我们的荣幸。怎么老师您来听戏也不事先告诉学生,我也好亲自去迎您的大驾呀!”

钱老人含笑和来人握了握手,说道:“学文,妞妞,你们要叫李叔叔。”

“这二位也是老师的学生?那叫学长就好,何必叫叔叔?”男人快人快语,说话的时候已经拉开了车后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