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章 新世界 下(2/3)

后惹恼了太后,李氏一族被满门抄斩,只有年幼的李勋与姐姐李燕因为不足十岁,而逃过一劫。这个时代类似于中国的古代,文明与政治体系都是极为相似,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据魏朝新史记载,在魏朝之前,只有两个统一王朝,周朝与汉朝,什么夏朝、商朝、秦朝、春秋战国什么的,统统都没有。而真正让李勋大吃一惊的,则是魏朝新史之中对于魏朝第二十四代皇帝武宗楚明轩的记载,据说武宗楚明轩十三岁继位称帝,前二十年都是一名昏庸至极,暴虐无度的昏君,致使天下大乱,乱民四起,最终京城被破,楚明轩仓皇西逃蜀州,并于途中大病不起,数月之后方才有所好转,然而让所有人惊奇的却是,楚明轩在病愈之后,仿佛换了一个人似得,开始远小人,亲贤良,并下罪己诏广示天下,同时立即下诏书昭告天下各州县,允许所有豪族仕绅自招勇士,以抗反乱贼军。经过五年的艰苦征战,这场动摇魏朝国本,险些让魏朝灭亡的大叛乱,最终是被镇压下去,楚明轩随即回到了都城中京,并以这一年为公元元年,随即大赦天下。

虽然百姓叛乱被镇压下去,但是天下也由此形成了诸多的军阀势力,楚明轩一方面交好、收买离都城中京较近的军阀势力,一方面却又挑拨较为偏远地区的各大军阀之间的关系,致使他们互相攻伐,没有哪一个军阀能真正做大起来。而楚明轩则是不动声色,励精图治,并进行一些改革,撤销郡级机构,以州辖县,精简政府机构,裁撤大量无用官员,并推出不易造假,容易辨别的银元作为朝廷的主流钱币,随即又把天下划分为十个道,分别是关内道、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陇右道、剑南道、岭南道。

如此这般,经过十年的发展与改革,楚明轩迅速壮大了自己,并于公元十年,诏令天下各州刺史进京述职,各州军阀势力十之八九抗命不遵,于是楚明轩以各节度使不尊皇命,藐视朝廷为由,领精兵三十万,开始了东征西讨,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天下各大军阀势力已有七成被消灭,剩余的三成军阀势力也是纷纷表示愿意入朝为官,并且解散军队。

然而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时,楚明轩在军中突然暴毙而亡,消息传开,投降朝廷的军阀势力再次复叛,继位的皇帝楚致领军与他们大战数次,虽说取得了一些成绩,却也是无力完全剿灭割据军阀势力,最终双方达成议和,朝廷不再对他们进行剿灭,而他们则是只保留军权,自己地盘之内州县官员的任命则是归于朝廷。

从公元十四年武宗楚明轩暴毙而亡,历经成宗、德宗、仁宗,这三代皇帝,每一代皇帝都是成年继位,执政都在二十年以上,除了成宗仗着武宗留下的底子做出了一些成绩之外,德宗与仁宗这两代皇帝只能算是平庸之君,没有什么作为,不过魏朝在他们的手中也没有出什么乱子,军阀藩镇势力一如既往的对朝廷保持着恭顺态度,这种情景一直到了公元八十三年,魏朝第二十八代皇帝楚立明继位。

楚立明乃是仁宗长子,为人志大才疏,好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此时的魏朝,国内天灾人祸不断,贵族只懂得纸醉金迷,自我奢靡,朝中朋党乱政,吏治败坏,当权者不顾天下之困,随意加重各地赋税,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尸俘遍野。

自此,天下反乱之人此起彼伏,其势越来越大。

大魏显龙五年,公元八十八年,继位已有五年的楚立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不顾满朝文武百官的反对,倾举国之力,举兵四十万进攻河东道节度使李纯,最终惨败而归,死伤大半,楚立明自此一败,威严扫地,自此暴虐无常,动辄残杀无辜,致使文武百官离心离德,天下各大节度使再次蠢蠢欲动,对于朝廷也不再如先前那般恭顺。如今是大魏显龙十三年,大魏建国已有五百七十余年,此时的大魏帝国已是腐朽到了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