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建成的廊亭(1/2)

“妈,你老了!”黄一飞的眼中扑闪着泪花。

“你都三十多岁了,妈能不老吗?娃儿,你哭啥?”成彩书也真情流露。

“没事,眼睛里进了沙子。”黄一飞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没事就好,木材的事解决了,今天要干什么,你快安排。”成彩书催促儿子。

“先砍竹子吧!不知道竹子还够不够用。”黄一飞说道。

“不够可以买,农村人不缺竹子。”成彩书说道。

“嗯,也只能如此了,妈,我先去忙了。”黄一飞说完,找了把刀,就去砍竹子。

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接下来的日子,黄一飞和父母亲,全身心投入饭店的建设中。

由于黄一飞的设计,太过精美,建造起来太过复杂,原计划是要建前面的廊亭,后面的大方亭和左右各一个凉亭的。

结果快到过年的时候,也只完成了前面的廊亭,后面的大方亭,还是在黄二龙回家过年,多一个人帮忙的前提下,才完成的。

建好之后,黄一飞就和弟弟去验收建造成果,二老没年轻人精力好,有点累就不掺和。

建成后的廊亭和方亭,比黄一飞图纸上的更漂亮,更美观,图纸上的线条,全部用竹木填充上,更立体,更饱满。

前面的廊亭总长二十米,两头的方亭各长四米、宽三米,连接两个方亭的长廊长十二米,宽二米,中间那道圆门直径一点八米。

为什么这道门的直径是一米八?因为这道门是迎客门,黄仙宇是一个讲究的人,对迎客门的要求较高,门的尺寸一定要吉利。一点八谐音一定发,所以这道门的直径才选了一点八米这个数字。

那道门是用直径十五厘米的两棵碳化竹做的,这两棵竹,在碳化时,黄一飞费了不少功夫。

这两棵竹子,在碳化前黄一飞就量好尺寸,做了造型,他怕碳化时不造型,碳化定型后,就造不了型。

虽然黄一飞想到造型的问题,但在正式建造时,还是出了问题,先造好型的两棵竹,还是用不上。

不得已,黄一飞只能放弃这两棵造好型的竹子,重新找两棵十五厘米直径的竹子,根据门的框架,碳化造型,制作两道圆弧。

放弃两棵造好型的竹子,让黄一飞心疼了好一阵子,给这两棵竹子造型,可是花了他们大半天功夫。

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施工的时候,黄一飞对圆门设计做了改动。最初的设计,两道圆弧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圆。

改过的,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圆,更像一个圆灯笼的平面图,改后的门,是由上下两个宽八十厘米,高三十厘的方形,中间夹一段圆弧做成,方形与圆弧连接的端是空的,没有边,与圆弧连接的也是碳化竹。

门的两边各有三棵木柱子,与门相邻的柱子不大,直径十五厘米,紧贴着门的凸出部位。

在距这棵柱子两米半远的地方,又立了一棵柱子,这棵柱子是承重的柱子,是用直径二十厘米的碳化木做的。

向方亭延伸,在亭与廊的交汇处,还有一棵直径二十厘米的木柱子。

由于亭与廊的宽度不一样,黄一飞对连接处,做了处理,在此处做了一排靠椅,将亭廊连在一起,合成一个整体,既美观,又实用。

柱子间的空间,是用大小一致的碳化竹交错连接,做成大小一致的方形格子,来装饰美化。

只有第二棵柱子中间位置不同,在这个位置做了一个最大的方形格子,格子里是木雕图,门左边的木雕是丹凤朝阳,右边是松鹤延年。

在门的上方,与廊顶的连接处,是一个扇形木板,木板宽一米,最高处五十厘米。

扇形木板上面,还有五十厘米的空间,这一部分空间,黄一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