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诛杀乱臣 越旗飘飘(1)(2/3)

见前有旌旗蔽日,后有铠甲堆阶,旌旗上印得都是金边黑底的硕大的“莫”字,铠甲都是自他宅邸调来的亲信府兵,此样锦绣前程,此样威风倚仗,他又有甚可惧,有甚可忧?!

更何况大云台下还有他的五千铁骑,皇城外还有他的五万大军!而太子?孤家寡人而已!

莫嵬不疑有他,昂首登上高台,身后紧跟着十名重甲护卫。太子玉恒仅带元鹤一人仗剑随护,携了一众礼官与莫嵬并肩而行。

一时间,礼乐奏起,咚咚咚先是擂鼓数声,震撼天地。接着是角号吹响,一阵长鸣。再后面又响起钟磬之乐,清越悠扬。莫嵬闻之心悦,想到此乃国礼待遇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终于可以登顶称王!在这悠扬和谐的曲乐声中,他欣欣然攀向台顶。

可是忽然间,那钟磬之乐又戛然而止,接着又是一阵鼓声雷动。

莫嵬虽不通音律,可对此样奏乐还是皱了皱眉头,总觉这鼓声未免激烈,丝毫不见喜庆!正要去质问礼官,忽闻四面又一重鼓声大振,倒似响自皇城四角,俨然是和着台上的鼓声鼓点。莫嵬大惊,疾走几步登上台顶,四下了望,却见脚下石阶千层,一半被旌旗淹盖,一半被晨雾弥漫,自己带来的那些个铠甲要么隐于旌旗下方,要么没入晨雾之中。

实则,自第二回鼓声再起,他每多进一步,台下莫家士卒就被杀一重,或是羽箭穿心,或是一刃封喉。东宫金甲在萧雪并几名统领的带领下,早已依着昔桐所奏的鼓声在暗处演练多日,不同的轻重,不同的缓急,都对应不同的阵形变幻,与杀伐招式。

而莫家士卒陡然遭遇突变,只想着奋力反扑,却不料金甲侍卫神出鬼没,时而长矛列阵,一通剿杀;时而撤身急退,羽箭封路;各样阵式变幻杀得他们措手不急!而这些个喊杀惨叫也尽都淹没在滚雷般的鼓声里!

正这时四周鼓声又添一重,这一回是自城外传来,铿锵之音竟也和上了这大云台的鼓点节奏!

至此,他方知陷入东宫网罗。可是鼓声穿空,弥盖宇宙,凭他怎样呼喊救命台下都听不见!台下的任何厮杀惨叫他也浑然不知!在他身边只剩下十名贴身侍卫,而大云台顶根本不见授玺的天子,也没有宣仪的礼官,倒是有御史台大夫并尚书台上卿数人,领数十位参事侍郎集结于高台中央,在他们身后是三面檄文大旗,迎风飘展。

旗上所书正是他莫氏一族数年来犯下的滔天罪行,包括莫敖在东越掠民女为妓并屠杀数百村民,莫嵩私调大军侵犯东越边关,莫嵬佩剑入宫闱斩杀天子妃嫔,莫昂于郊野劫杀东越副君,莫家部将于廊原城劫杀东宫太子等等等……至于那些咆哮朝堂,欺辱臣工,霸占民田,滥杀无辜等罪行根本是罄竹难书!

合着台下赫赫鼓声,台上数十位天子臣工,在御史左大夫师源的带领下,将莫党所犯罪行朗朗诵告于天地,诵告于四方!

莫嵬知道自己气数已尽,不由得指着东宫破口大骂,回手拔出侍卫佩剑,疯狂扑杀。

玉恒依旧笑意浅淡,从容淡漠,用手指他身后,“你且看——那是谁人!?”

莫嵬惊惶回头,却见百米外的阙台上,站着银盔银甲一位将军,正手弯长弓,指向这边。

那青色披风迎风猎猎,盔上红缨舞若火焰,弓上三只羽箭忽地离弦疾飞……

“青鸢?……”莫嵬神思一恍,还想退步躲避,可是羽箭凌空,一箭封喉,两箭入胸,血光喷涌,册封未及十日的华阳王——就这样跪地折颈而死。

玉恒举目眺望阙楼上的青濯,分明更像他兄长青澄吗?可惜此样大好光景璃儿未能看见!

当日在场史官并不知远处射箭者何人,只恍惚看见像是位英姿飒飒的少年将军,可是东宫授意不可具其姓名,史官也惟有将当日境况简记如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