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卷第004章 光裕堂不会离开(2/4)

战争不可避免,仙霞贯的大家早有商议,联保主任、光裕堂大少爷带领兵员守在一线,方民平在后方看守和调度,而其他几家出资出力,为兵员提供伙食。

既然是在高田村附近防守,伙食自然也就安排在高田村造饭,只是米粮或饭钱由其他几家均分,补偿给周氏。

只是按理应当在仙霞贯(观)驻守的乡长方民平来这里做什么?

听到朱学休的问话,周兴南笑了笑,把身上背着的长枪往身后推,免得它碍手碍脚。“还能是为什么,我们守在这里一整日,风声鹤唳,他们坐不住了,前来看看。”

“恰巧要吃饭,所以一起跟过来了。”

周兴南说着,又将朱学休喝过的空碗倒了一碗米酒,递给了旁边的‘番薯’。

如今是非常时刻,连周兴南这样鲜少参加集训的人员也背着枪,那是因为仙霞贯的男人少,青壮更少,凡是还呆在仙霞贯的青壮,要不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和背景,要不就是民防团的成员,如果这两条都不是,那只能是参军。

参军有两条,一条是自愿参军,一条是被抓壮丁之后强迫参军,从来没有人幸免,周兴南就是民防团的成员,哪怕只是一个明日,但是每天的点卯、集训必不可少。

‘番薯’是朱学休从九山山谷里叫回来的,非常时期,朱学休要离开光裕堂,而且此行是凶是险谁也说不清楚,他有些放心不下族里,所以把老六安排在家里看着,配合管清心,让牛高马大的‘番薯’跟着自己。

“行吧,那就吃饭吧。”

“吃过饭之后歇一歇,看看能不能捱到后半夜,如果后半夜也没有动静,我就回院子里,这里一半的人员解散,轮值……”

朱学休甩甩膀子,住山谷下面行去。

吃过晚饭,朱学休等人一直坚守到黎明,然后枪炮声渐渐变的稀疏,最后再也听到枪声,敌人果然和朱贤德预测的一样,半没有直接进入仙霞贯。

朱学休忍不住的松了一口气,为了防止战火蔓延到这里,光裕堂连采山里废弃的煤洞都没有放过,直接制作绳梯、挂着箩筐,将老人孩子一个个运送下去,掩藏起来,包括老族长文姚公和朱学休的三个孩子。

许多有条件的大家族都有这样的安排。

如果看来,这些工作完全就是无用功,只是朱学休并不后悔,做这些,就像和掩埋后资一样,只防万一,也只为万一。

确定枪炮声继续传来,也没有巡查、打探到异常的消息之后,在天色微亮之际,朱学休当即解散了一半人马,带着疲倦的身躯回到了院子里。

朱贤德‘预测’真的很准确,日(和谐)军并没有沿着雩宁线直下,而是沿着另外一条大动脉从吉安、莲花一带直扑赣县,这让数之不尽的人员、学校、流民从赣州城里出发,北上东进,沿着雩宁线到宁都县和福建避难。

最糟糕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朱学休不由得有些兴奋,他至今还记得数月前朱贤德说出那句话时眼睛里绽放的寒光。

除了日(和谐)军的行军路线,朱贤德曾经说过尼古拉要坚守赣州城,撤退不必要的人员和物资只是为了更好的作战和没有后顾之忧,然而朱学休千想万想,万万没有想到,日(和谐)军刚刚犯边,尼古拉太子乘坐飞机撤退了,而朱贤德身受重托,选择了留下。

这一切的一切,朱学休并不知情,他还以为战争会经常的出现,以后说不定就是家常便饭,时常会与枪声为伴,时刻不敢放松,在紧张和刺激中度过。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朱学休就得到了消息。

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九,立春的第二天,赣南的千古名城——赣州城沦陷。

仙霞贯当即翻了天,惶惶不可终日,防线一下子拉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