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拢(2/3)

一只弩箭贴着王凌的脑袋飞了过去,后面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王凌觉得自己的心要跳到嗓子眼里了,他大口喘着气,觉得自己已经跑不动了,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拼命地四处躲避。只听得后面的汉子大声喝到:“小子,再敢跑就别怪爷爷手下无情!”

两条腿的当然跑不过四条腿的,王凌有些跑不动了,索性站住了身子,回过头来,举着手里的鱼叉,静观其变。

王凌祖上是太山郡人,永嘉之乱时随族人南下,滞留广陵。前两年因为在海陵县杀了人被官府通缉,便逃到了这长洲泽里,渔猎为生。跟他聚居在一起的,还有三户人家,都是在海陵活不下去逃到这里来的,数年来一直风平浪静。今日他像往常一样出门捕鹿,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住处的人家全部被抓了起来,他扔下东西就跑,却还是被人发现,追了上来。

后面的追兵骑着马慢慢靠近,有四个人,都披着厚厚的盔甲,手持硬弩指着他,为首的一个四十来岁年纪,长着一张黑脸,满脸的络腮胡子,上前来对他大声说道:“朝廷旨意,海陵县以东的土地和人口皆划归彭城刘氏所有,不管你是因为什么来到长洲泽,在成为刘家部曲之后,刘家一律不予追究,马上跟我们走吧!”

王凌仰头看着他,央求道:“我们不过是一群苦哈哈,在此渔猎,艰难求生,从来不敢招惹别人。求将军给留一条活路!”

那群汉子哈哈大笑,黑脸汉子对他说道:“你这汉子好没道理,哪个要绝了你的活路!只是这里现在成了我们刘家的地方,你们要是还想在此大鱼狩猎,却是不能了。你们在这里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是长久之计,刘家盐场里有你一口饭吃!如果你不愿听刘家的安排,我们也要核实你的身份,遣返回原籍。”

王凌本来就是逃命出来的,如何肯回原籍,只是苦苦哀求。

那黑脸汉子喝到:“看你那鱼叉的样子,当是个会家子,跑到这荒原上不是作匪就是逃犯,不随我们到盐场,是要被遣送回原籍丢了性命吗!”

王凌眼看若不答应,面前的四个人就要动手锁拿自己,对方手里有弩箭,他自讨双拳难敌四手,动手恐怕会白白丢了性命,只得先跟他们去了,再见机行事,于是束手就擒,没有再反抗。

一群人回到王凌的居处,王凌看到自己的邻居,其他十二个人也被三名骑士看住了,那黑脸汉子笑道:“今天运气不错,有了这十几个人,总算是可以跟刘主管交差了,不知道其他班组收获怎么样?”

旁边的汉子笑道:“大抵都是差不多吧。要不是这几天的行动,打死我都想不到在这荒原里,竟然藏了这么多人!”

那黑脸汉子道:“这些人不是逃犯,就是为躲避徭役来的,都是些苦命人,在这里挣扎求生而已。”说罢,转头对伙伴们道,“走吧,收兵回营!”

一群人被绑成了一串,依次跟着马队走着,偶尔会有躲藏在草丛中的流人被这些人发现,抓过来以后便绑在了后面,等到了盐场的时候,这支俘虏队已经有二十多个人了。王凌发现跟他们一样被抓来的人,在营地里就有近百人了。

从建康回到京口之后,刘牢之便差人送信给刘平,命他带领盐场的部曲开始从荒原上四处征集人手,不过短短几天的功夫,便已经聚集了数百人了,刘平直接把这些流人安排到盐场中晒盐,另把节省出来的人力,用来挖掘盐池,修建房屋。随着人手的增多,江北的这块营地和盐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刘家盐场晒盐虽然很辛苦,在吃食上却没有被苛待,住的也是盐场的砖土房,比起自己随手搭建的四处漏风的窝棚强多了。听最早的一批盐工说,每出一批盐,盐场都会发一笔刘氏粮票作为奖励,这些粮票除了能够换粮食,还能买布匹和其他的用品。王凌和其他新加入的人一样,开始安心在盐场安顿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