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利其器(2/3)

把硝化甘油的做法细细地说了,再三嘱咐他一定要小心。

从实验室里出来,刘牢之又往铁器作坊走去。

路上,刘顺之笑着问道:“郎君,这炸药的威力可真是厉害,如果在城门底下爆炸起来,那城门可挡不住,如此一来要攻下一座城岂不是轻而易举?”

刘牢之笑道:“如果是出其不意自然可以,若是守城的人有了防备,在那样空旷的地方,炸药的威力可就有限的很了!好了,炸药的事是机密,在外面不要谈论了!”

刘顺之听了,不敢再问。

现在铁器作坊的规模比起最初扩大了不小,已经分成军用和民用两个工坊。陈沿得知刘牢之要来的消息,早等在工坊的门口,径自领着他们进入了内室。

双手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柄长刀,交给刘牢之,陈沿笑道:“根据郎君的要求,我们几个铁匠商讨着做出来了几柄斩马刀,郎君且拿着看看!”

南方少马,刘牢之再怎么走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依靠步兵方阵克制骑兵。隋唐时期是骑兵的鼎盛时期,同时也产生了步兵克制骑兵最有效的武器——陌刀。与长矛和长枪的被动防御不同,陌刀是一种攻击型的武器,侧重于主动进攻,这是刘牢之尤为看重的。不过陌刀的形制早已经失传,刘牢之也只知道是长柄长刀,双面开刃,主要用于劈砍,重量大约在四五十斤(十千克)之间。既然不知道确切的样子,刘牢之特意命陈沿多做出来几种来看看。

刘牢之把那长刀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确实沉重,自讨以自己现在的力量,长时间挥舞肯定做不到。抬头打量了一下,刘牢之觉得室内的光线不足,空间也挥舞不开,便对侍从吩咐道:“把这些长刀先搬出去,待我试过了再说!”

“诺!”

工坊的天井里,刘牢之仔细地的端详着手里的这把长刀,确实是两边开刃,像是一柄长剑,只不过脊背厚重,能承受砍击的冲力,刀磨的光可鉴人,看起来就锋利无比。

陈沿笑道:“这是我最满意的,能轻易的砍断小树,破三层甲很轻松!”

刘牢之点了点头,往里走了几步,挥舞了起来。刀虽然很重,挥舞起来到没有想象中的耗费力气,很有质感。他可以想象得到,身穿重甲,手持此刀左右挥舞起来,都可以轻松杀敌,挡者立毙。

“好刀!”刘牢之赞道,“此刀可有名字?”

陈沿趋步向前,拱手道:“此刀尚未有名字,请郎君赐名!”

刘牢之笑道:“此刀形似船棹,便叫做棹刀吧!”说罢把“棹刀”递给了刘顺之。棹刀是宋朝的兵器,也可以用来克制骑兵,不过棹刀的长柄是木制的,所以重量要比这把刀轻的多。

刘顺之拿过棹刀之后,轻轻的挥舞了几下,暗暗咂舌,快步走过去放到兵器架上。

刘牢之又从兵器架上拿起一把刀。此刀却是简单一些,长柄之上,有一宽背的斩马刀,势大力沉,确实适合劈砍。

陈沿解释道:“这是范师傅做出来的。他说双面开刃不利于劈砍,这样厚重的刀背才能节省力气!”

刘牢之笑着点了点头:“范师傅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刘牢之拿起来挥舞了几下,觉得此刀设计的也甚是合理,比起棹刀要轻一些,也更生力气,便笑道:“此刀也甚好!”又把刀递给了刘顺之。

后面的刀基本不脱这两种刀的形制,刘牢之选了选,又拿起一把长刀。这长刀与其他的相比比较特别,主要是不符合刘牢之所说的长度,看起来更像是后世的长倭刀:其刀身狭窄,微微弯曲,刀尖锋利,适合劈砍也适合刺击,双手握住甩了甩,其重量要比前两把轻得多。

刘牢之笑道:“这刀却是哪位师傅所作?”

陈沿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