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刘波(2/3)

此,只好不再提这个。

“早听说刘家制作的这大轮船跑起来极迅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刘义之点了点头,回道:“这轮船在内河逆水行驶,即便是满载而行,一日也可行七八十里,实在是省下不少人手!”

与眼下的军队只做护送任务不同,刘义之的六百步卒,下船之后跟民夫一起从船上往下卸物资,装满所有马车之后便携带辎重,由一队骑兵护送,往襄城而去。

李福见了奇怪地问刘义之道:“你们这些人竟然不准备休息,就要继续赶路?”

刘义之点了点头:“我训练的军队,战时是不需要民夫的。只有道路险远,军队自己无力承担之时,才会征调民夫运输一些辎重。”提高军队自带辎重的能力有利于军队快速反应,是刘牢之提出来的新理念,刘义之建立新军便是首次付诸实践。

李福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只不过他的军队已经无法实现这个,毕竟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伙食还是粗糠咸菜,再让他们自己运输辎重,士卒不闹事才奇怪呢!

刘义之让刘洪带着队伍继续往襄城去,自己留下来等着李福调拨的民夫,同时也守护着船上的粮草。

至于从郾县搜出来的那百余人,因为多是老弱,李福看不上眼,便同意了刘义之收留他们的提议。经过李原的劝阻,刘义之准备把他们送去寿春农庄。至于那些细作,被李福没入营中,去做苦力去了。

如此又等了几日,李福安排的民夫携带着马车陆续赶来,开始转运粮草,刘义之向李福辞行,护送粮草往襄城而去!

永嘉乱后,豫民南徙。建武元年(317年),晋国在春谷城(今安徽繁昌县荻港镇南苏村)侨置襄城郡,与春谷县同治,领侨置繁昌、定陶二县。刘波依附桓氏,

襄城郡经过战乱之后,户口南迁,留在这里的人已经不多,单独立郡有些鸡肋。刘波其实也不是常驻这里,他只不过是随桓豁出兵,暂时屯驻而已,刘义之来的时候,他已经收拾行装准备走了!

“彭城刘义之,字道忠,见过族兄!”襄城县里,刘义之来拜访刘波,见他营中不过千余兵马,知道他这些年怕是过得也不容易!刘魁这一系与自己血缘已经不算近了,如今有求于人,自然要摆个低姿态!

刘波连忙把他扶起来:“道忠好气魄,除了道忠和沈世坚,这些年还没有人愿意主动驻守洛阳呢!”

刘义之道:“我辈行军武将,闻战则喜,洛阳四战之地,正是我辈施展手脚的地方!”

刘波摇了摇头:“是征虏让道忠到洛阳来得吗?”

刘义之摇头道:“非也!建议小弟前来的,却是征虏的长子刘牢之,小字叫做阿全的!小弟也想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便趁此机会到洛阳来了!”

刘波摇了摇头:“这河南郡现在残破非常,不多的人口都星散在各处坞壁之中,你看陈冠军,在这里这么多年,粮草全靠从南边转运来,手里的人吗,那是越战越少,缺员却难以补充,现在正是困难时候呢!我在这里守住这条通道,现在也已经接到了调令,很快就要走了!”

顿了顿,刘波接着道:“道忠先去洛阳,若是有什么难处,只管来信告诉我,我与征虏一起想办法!”

刘义之见他还算热情,忙跟他说了需要民夫之事。

刘波听了,皱眉道:“道忠,这李颖川是什么意思?我这襄城太守治春谷,到这里哪里能随意征调民夫!何况我这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

刘义之苦笑道:“是李将军思虑不周全吧,我先留下这些民夫也就是了!”

刘波点了点头:“事急从权,这一路上道忠若是能征召坞壁内的人相助,也不必客气!”

刘义之点头称是。

虽然是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