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谢安的顾虑(2/2)

的桓温,不是司马氏能够与之匹敌的,即便是有众多士族支持也不行。这个时候,谢安自然不可能希望豫州旧将们牵涉到北伐当中。他早就在回信中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态度。

还好,刘牢之接到谢安的回信后,火速通知了在安丰郡的刘建。也不知道前方经过了怎样的一番交锋,刘建、高衡居然不肯出兵。只有西阳太守胡彬和新蔡内史王侠顶不住袁真的压力,各自带了两千兵马要随袁真出战。剩下的人里,刘建告病不出,高衡声称这两年没有收到豫州军府拨付的粮草器械,无法维持军队,早就把手里的军队解散了,如今正在安丰郡寄人篱下呢。至于何容,他只是刘建的帐下司马,手里的兵力本来就不多。

刘建不肯出兵,不过让他出些粮草到还痛快,而且他承诺,若前方粮草不继,可以派兵押运一部分粮草,运送到前线。袁真念及此处,倒也没有过分相逼。真是刘建率兵出征,要求袁真补齐粮饷,他还真是难以做到。自从高衡和王侠复起以来,除了当初出兵淮北时,袁真为他们补充过一些兵员和粮草,之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袁真愣是对他们不闻不问,也难怪这些人不肯向袁真效忠。

谢安深知,想借北伐建功立业的人不少,但是像自己一样扯桓温后腿的人更多。而且他的侄子谢玄现在就在桓温的军中,从他那里得到的消息,桓温现在刚愎自用,不大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就连桓温的“入幕之宾”郗超的意见,也常常不被采纳,也不知道桓温是不是顾忌自己刚夺了郗家的兵权,害怕郗超给自己出馊主意。北伐军里问题重重,很难想象这样的军队能有所建树。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