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治理办法(2/2)

想法。”

齐宿拱手领命。

刘牢之又道:“我的初步想法,是把这里的百姓,就近集结到附近的大家族聚集地,作为一个大村。每个大村容纳一到两千人,然后就地选出一个村长来,推广我们在芜湖县和安丰郡的做法。”

刘牢之在芜湖县和安丰郡,都是按照人口划分土地,尽量释放依附人口。官府派人组织百姓统一耕种和收获,百姓们只需要负责中间的照料即可。至于需要的牲畜和农具,就需要由官府出面,来向刘家借贷赊购了。如此一来,刘家的工坊可以售卖出去自己的农具,当地的百姓也有能力照料更多的庄稼,官府也可以收取到足够的赋税,一举三得。不过这些办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大族的利益,有些顽固者可能并不会认同。

齐宿有了明确地指示,倒是放下了心来。反正这一切都只是刘牢之的初步设想,实在不行还可以根据当地百姓的意见再修改嘛。

“好,下官这些日子,就四处走访一番,听听百姓们的意见,以供郎君定夺。”齐宿道。

刘牢之笑道:“官府要有官府的样子。齐先生走访的这些日子里,不妨从百姓之中,招募一些人手,作为官府的小吏。单靠先生带过来的这些书吏,可照顾不过来这么大的地方!”

齐宿点头称是。

刘牢之又道:“我在许昌城里转悠了一圈,除了驻军,就没发现这里有几个百姓。这个样子可是不行的。这许昌城里,以后不但要建造起铁器和木器的工坊,还要建起商铺、酒肆这些供士兵消遣的地方。如果从本地找不到人,你们就向司州军府申请。这些年司州抓的俘虏可不老少,全部放在缑氏太可惜了。”

陈爽和齐宿忙答应了下来。听刘牢之的意思,这许昌不但是一座军城,也要真正的行使郡守府的功能。将来这许昌城若真能发展起来,自然少不了两人的功劳。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