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送君入潼关(1/2)

洛阳其它地方日新月异,唯独金墉城一直没变。

自从上次吕护攻击洛阳被刘洪斩杀,金墉城就再也没有遭受到攻击。这座曾经用来囚禁皇族的小城,在洛阳城被战火毁灭之后,已经成为了一座军城。遭到破坏的城墙早已经修补好,护城河也已经清理了出来,这座小城依旧是那么坚不可摧。

刘牢之来的时候,刘义之正在和沈劲及他手下的三个幢主饮宴,算是为沈劲等人送行。见到刘牢之进来,沈劲手下的三个幢主连忙起身让席。刘牢之虽然只是一个参军,却是刘义之的从弟,掌管着刘家的三四千名部曲,又在陈留战场上取得了两次大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牢之的地位会迅速提升的。

刘牢之跟众人行了礼,在刘义之下首落了座。

听刘义之介绍,说是沈劲主动要求到潼关戍守,刘牢之有些意外。毕竟洛阳现在算是在后方,四周都有友军护佑,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扬武将军不辞辛苦,为国戍边,实是我等武将的楷模!”刘牢之衷心赞到。

沈劲叹道:“恨不能英雄年少啊!道坚俘慕容德,逐慕容垂,连续两场大胜,必能名扬天下。道坚小小年纪,就为国立下如此大功,前途不可限量啊!”

刘牢之谦逊地道:“全靠将士用命,小子不敢居功!”

沈劲赞道:“居功不自傲,难得,难得!”

刘义之在一旁笑道:“两位不必如此客气。如今既然同在司州,分属同袍,早晚接触的机会多呢。今日且为世坚送行,望世坚能在潼关一展雄姿!”说着他举起了酒樽,邀请沈劲和刘牢之等人共饮。

饮罢,众人纷纷问起晋国大司马桓温北伐的战事详情。刘牢之虽然也曾经给刘义之发送过战事的经过,到底是过于简略。其余人自沈劲以下,无法接触到这些文书,便只能道听途说了。

刘牢之把他掌握的战事经过详细地讲了一遍,听得众人尽皆嗟叹。若此次大司马北伐成功,一举解决掉燕国,整个洛阳、整个晋国的战略形势会有根本上的好转。

刘牢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沈劲见了,忙问道:“道坚觉得我们说得不对?”

刘牢之可不想在这些人面前“见识独到”。于是他连忙回道:“哪里,哪里!小子只是觉得败得甚是可惜罢了。可恨秦国苻坚,处处与我大晋作对!等我们司州实力足够的时候,一定出兵灭了这帮老氐!”

沈劲笑道:“这倒也不能怪苻坚。氐胡大多目光短浅,这苻坚虽然号称明君,却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心胸去救援慕容氏。此事定然是汉人的主意,十之八九,就是苻坚最看重的汉人,北海王猛的计策!”

刘牢之叹道:“小子才识浅薄,实在不能理解,北海王猛枉称名士,却屈身胡虏,欺压我汉人同胞,为虎作伥。他这么做,不怕祖宗蒙羞吗?”

沈劲听了一怔,暗道:“我即将西赴潼关,这刘道坚却在这里抨击起王猛来,莫不是他疑心我此番去,是要投向苻坚?”

沈劲游疑者还为答话,他座下一人却扬声道:“这有何难理解的!大家相互攻伐,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那人满面虬须,眼大如牛,原来是沈劲座下的幢主,叫做钱寻的。

刘牢之皱眉道:“虽说是‘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华夏之民,总不能屈身而事戎狄吧?”

说起华夏与戎狄之辨,钱寻可就不太明白了。他挠了挠头,答不上来了。

沈劲示意他坐下,对刘牢之道:“道坚不用担心。我吴兴沈氏,世居江南,子孙族人皆在大晋,我等断没有投向秦国的心思!”

此言一出,钱寻和另一个将领沈裕猛地站了起来:“你怀疑我们要投秦?”

刘牢之吓了一跳,忙起身道:“将军想到哪里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