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走访(1/2)

“宋坞主,这里算是在旧慎县境内了。这里像贵地这样的坞壁,有几家?”刘牢之问道。

宋祥笑道:“这位扈主簿刚来盘查过,这一带一共有五家大的坞壁,分别是宋氏、周氏、邹氏、赵氏和常氏。邹氏坞壁里的人口最多,有四百多户人家。我宋氏坞壁里有三百五十户,算是处于中游。”

宋祥看来对这附近的人家都很熟悉,为刘牢之做了一番介绍。

“乱世求存难啊。我们这坞壁内外两千多口人,也不过耕种周围这一万余亩土地。每年的收成,缴了租税,能够活命就不错了。其他的人家,也比我宋家强不了哪去!”

这要是放在后世,精耕细作下来,这些土地养活这些人口很容易。但放在现在这种粗犷的收种模式中,这些地确实产不了多少粮食。

“这些年水利失修,不是旱就是涝,百姓们也不敢种太多的地,免得连种子都浪费掉了。”说起周围的基础设施,宋祥也是一脸的无奈。

扈昌出言问道:“坞主这里也有一千多名劳力,想要兴修水利,应该不是难事啊。”

宋祥苦笑道:“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兴修水利,说是惠及全坞壁的百姓,其实这每家的土地上条件不一样,离水有远近。所以有的人家愿意,有的人家不愿意。这修水利不光是出把子力气就行的,还要使用工具,还要自己出粮食,还要弄些砖石加固才行。若全部从土中挖掘,用不了几年就又坏掉了。”

“看来还是没钱闹得。”刘牢之笑道。

宋祥脸上一红,道:“将军说得不错,若小的家里有钱,只需大家出工,不需要分摊钱粮,想来也是容易的。”

“坞主这寨中,养了多少大牲畜?”刘牢之问道。

宋祥苦笑道:“哪里就有很多了。牛马这样有用处的,又只是吃草,自然可以养一些。除了自用,也可以卖到商队里面去,换些过日子的东西。像猪、鸡这些要耗费粮食的,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得起的。”

刘牢之点了点头。对大部分百姓来说,这些肉食都是奢侈品。

和其他几个坞壁一样,这里的百姓也是立足于自给自足。乱世之中,他们穿不起丝帛,甚至连棉布也穿不起,只能自己种些麻,制作麻衣来穿。只要解决了吃穿,剩下的一切都可以将就。

于是,刘牢之便跟宋祥说起寿春庄园的发展模式来。

听说刘家只是招募了万余淮北南下的流民,就可以让百姓**粮、穿棉衣,还经常能吃上肉,让宋祥觉得很不可思议。

“坞主若是不信,可以派子弟道我刘氏庄园去看看。刘氏庄园里面,也有当年从这慎县逃难过去的。等明年我也可以拣选几个人,让他们会慎县来任职,好好跟坞主介绍介绍。”刘牢之笑道。

扈昌笑道:“现在刘氏庄园的富庶,便是江南也是比不上的。不说刘氏庄园,便是下官先前治理的蓼县,短短数年的工夫,就让汝南的移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刘家整治产业的手段,高明得很呢!”

宋祥低头不语。刘牢之说的天花乱坠,只怕是有所图而来。听刘牢之所介绍的,刘氏庄园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不但是因为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而且拨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畜牧、手工等行业。不可否认,按照他的规划,宋家坞壁也能发展起来。只不过乱世中求存,首要的是稳,而不是赚取钱财。若是开发出大量的产业来,引得有心人觊觎,这才是取祸之道。

刘牢之这些日子已经接见过汝阴县的八家大坞壁的主事人,岂能不知道宋祥在担心什么。这些人一则担心刘家无法守住淮北,社会环境和政策没有连续性;二则担忧在这乱世中置办这么多的产业,无法守得住,引来祸端。

“相比坞主也知道,家兄这些年在司州北抗强燕,西拒暴秦,杀伤无数。即便是面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