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 再订盟约(1/2)

吴双一怔,刘备突然这么郑重的表情,肯定是有大事要说,

“玄德公既是旧友,又是贵客,有何唐突可言,请讲。”

刘备整了整衣裳,又是朝着吴双一拜道,

“刘备昔日不曾领略鄱阳之民风民情,还自认为我治理荆州颇有成效,今日一见,方知备不过是井底之蛙,我曾想,若是我荆州百姓每日吃上饱饭,每月能吃上几顿猪肉,衣食无忧,便是足以了我平生之愿,没想到在鄱阳,百姓早就超越了这种生活。

不知鄱阳候能否将你这农田治理,养猪之法,以及炼钢之法等技艺传授给我荆州百姓,刘备在此,替荆州百姓拜谢鄱阳候。”

刘备说罢,深深的朝吴双躬身一拜。

没想到,刘备的要求,便是这个。

这让吴双有些愕然,但是同样治下百姓并不富裕的曹操,却眼睛一亮,随后陷入沉思。

刘备这个要求,说高也不高,不过是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但说低也不低,毕竟吴双就是凭着这些东西,愣是让鄱阳县成为大汉最富裕的县城,从而保障了吴双的大军后勤。

所以刘备所求的东西,等于是吴双的根本,但吴双拒绝的话却难以出口,因为刘备说得没错,他这是为民请命,吴双的这些东西,能让荆州的百姓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吴双短暂的沉默后,上前一步双手扶起刘备,朗声一笑道,

“玄德公折腰为民,吴双敬佩,既然是让荆州百姓生活富足的提议,吴双怎么会拒绝呢?我早就说过,我的愿望很简单,让更多的大汉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便足矣,如今有玄德公愿与吴双一同为这个愿望拼搏,何乐而不为呢?”

吴双抬手一指,“此鄱阳学院内,会教授我治下所有产业的技艺之法和管理之法,其中学子不乏翘楚之才,待其毕业之后,我亲自推荐一批人到荆州去,指导荆州官吏开办猪场,兴修水利,玄德公若是信得过我,今后每年也可派遣一批聪敏好学的孩童到鄱阳学院学习,待他们学成之后,皆可成为玄德公手下栋梁之才。”

“鄱阳候此话,可当真?”刘备有些不敢置信,吴双如此豪爽的便答应了他,甚至还超出预期的答应为他培养人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我之间,本就有盟好之约,守望相助,玄德公有所求,吴双必不藏私。”

吴双一席话,说得刘备心里百感交集,这些年刘备呕心沥血,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让他终于得到了荆州,手握重兵的刘备,不是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再进一步,吞并天下,成就帝王之业。

但吴双的话,将刘备拉回了现实,也让他想起自己的初心,匡扶汉室,福泽万民。这条路,吴双显然走得比自己坚定。

“鄱阳候大义,令刘备惭愧,刘备先替荆州百姓谢过,”刘备再拜,然后抬起头,忽然以手指天发誓,“皇天后土为证,刘备在此与鄱阳候吴双续订盟好之约,有生之年,刘备绝不对吴双动一兵一卒。”

刘备此誓言一出口,在场的众人全都心头剧震,在大庭广众下说出这种誓言,以刘备的名望,那是绝无反悔的余地,荆州与江东,从此将是铁盟。

最为震惊的还是曹操,这三人中,自然还是曹操的野心最大,如今更是统一和河北全境,论地盘和军队数,曹操都是略优于刘备与吴双任何一方的,但刘备与吴双盟约一定,曹操便知道,江南之地,他是无法染指了。

“呵呵,玄德公之意,吴双已经知晓,其实,吴双也没有打算对荆州用兵,”吴双说着,又转头望向曹操,“对孟德兄治下,吴双也从未有过侵略之意。”

不待曹操回应,吴双继续道,“不管是扬州还是荆州,不管是江南还是河北,都是我大汉的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