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4章 家(2/3)

孙伺候用心。公公也发话了,说相公学问不足,又少了人情练达,下场早了点,先伺候了老太爷把书修了再说。”

思伽恍然道:“前面只知道弘文馆掌院姓章,倒是没有连在一起,原来是你们家老人。有这样的福气,是得跟在老人家身边长了见识再说。”

汴京的弘文馆,燕京的崇文阁,就是国家图书馆了,其中的掌院,隶属翰林院,正五品学士的级别,也没什么机会在御前露脸,是个再清贵,清静不过的官位。要不是皇上立书,也没有机会显名。

思侬道:“就是公公不写信来说,这一届,相公自己也不想下场呢。他呀,别扭着呢,其实,他心里想的那一套,和伯祖父是一样的,年轻的时候,有个体力先游山玩水,如花美眷的陪伴着最好了,爱那名士假风流,到了四五十的年纪再出仕也不迟,也不用去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就弘文馆那处,掌院当不上,捞个典籍,后半生,窝在书堆里,就是了。”

要真是一个没有雄心壮志,喜欢诗情画意的丈夫,只要供养的起,思伽也不觉得什么:“有功名傍身就行了,你们也不差做官的那点子俸禄当家用。”

思侬摇摇头道:“哎,他要是家里的小儿子,家里宠着,也能由着他的心性。可是,谁叫他是要顶立门户的,这一辈的长子嫡子呢,后面多少个小的看着,由不得他不出息。不过,也正是他这个性格了,才能入了伯祖父的法眼。族里好几个人,从伯祖父被皇上点了将,就开始不消停了,伯祖父说了,着书要静心,挡得住京城里的浮华,歪打正着的,祖孙俩就对上眼了。先把书修了再说,顺便把他的性情也磨一磨。将来他想怎么样,路也走得出来。”

为官的,自身都要积累政治资本,就像沈茁给沈葳当下手一样,无官无职的,机缘到了,从幕后出来就是卫指挥使。文官虽然有个科举,其实出仕的路不止一条,给《文献大集》的副纂修当私人秘书,结交天下文士名流,人脉有了,政治资本也来了。

就算不出仕,成就了着书立说的声名,这样的名声,也是一个文人立身的基石了。这样的机会,比一场春闱的胜负珍贵的多。看来,思侬的丈夫至少才能不错,是家族全力想栽培和维护的后辈。

思伽由衷的道:“你们家这样的累世官宦,几百年的底蕴,才不必时时刻刻为功名利禄所累。”

“他就是身在福中了,拿了个举人的功名立身,就转头在浓词艳赋上下功夫,我嫁了他两年,是少看他在举业文章上费心思的,你不看大姐那边,听大姐说,大姐夫现在是天天住在国子监,鼓着劲的,要在明年挣个进士回来。”思侬嘴上数落着丈夫,语气里,其实没有多少抱怨的情绪。

周围的姻亲只能为强援,何家自身是一点根基也没有,家族的兴衰是一人挑,而像章家那样的,祖宗们已经为后代子孙挣下家业和名誉了,只要本分的过日子,也委屈不着谁,许多名士就是拿着举人的出身,靠家业出息,闲云野鹤的一辈子,所以,才有四十年,抗住,文人,所谓的风骨。

思伊的事情,思伽鲜少打听,虽然不关注,但是情分在,听了也道:“大姐夫这次能金榜题名就好了。”

谈起大姐,就想起二姐,思侬心直口快的道:“我前天去了崇安侯府,二姐嘛,怎么也是为长,我敬着,这么多年了,她说话,还是那个样儿,要吐不吐的,矫情。虽然我恶她这个性情,知道一半也得向你问个明白,你把大姑母的……秀儿嫁给一介乐工了,还是景王府的乐工,景王府的那声名呀,我来京城几天也有耳闻。是秀儿她……在内帷之中冒犯了你吗?你现在双身子,正是用人之时,这个节骨眼上,把她送出去,在有些人眼里,你不能容人呐!”

思侬一向藏不住,有话说话,来脾气就耍,和这样的人相处,反而自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