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60 小壶大世界(2/3)

,也经常说,但真给他们两件实物让他们判断一下哪个是包浆哪个是贼光,他们其实也不懂,更多的还是凭借自己的感觉。

在当下庞大的收藏队伍中,只有极少数的玩家在某一个项目上有比较准确的鉴赏能力,能从一些藏品的外观上来判断其真伪优劣。

不过逢俊山又有些不同,他虽然也没办法把握一些藏品的硬性指标,但却拥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他看到一幅字,从艺术的角度去品味,虽然不知道这字好在什么地方,但却知道这字就是好。就像他看这把紫砂壶,虽然连这壶的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却非常肯定的说这壶是真品。

能做到这,自然是因为逢俊山特意学过书法和绘画,而且是跟明师学习的,有比较不错的艺术欣赏能力。只是这也有缺,就是碰上一些作假的高手,逢俊山就无能为力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收藏那么多的中高仿品,因为一些做旧的高手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他们模仿一些大师的神韵还是能模仿到一定程度的。

所以艺术品鉴赏跟古玩鉴赏是两回事儿,你懂艺术但不一定就懂古玩,懂古玩也不一定就懂艺术,而想要成为真正的鉴定大师,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然迟早能碰到一些硬件和软件仿的都很高明的仿品。

在逢俊山的央求下,周一鸣笑着将这把紫砂壶讲解一番,尤其是如何鉴定紫砂壶。

不过让周一鸣没想到的是,刘晓雅对紫砂壶的鉴定倒是有所涉猎,但依然也只是半知半解,因为紫砂壶的鉴定难度非常大,在整个古玩圈里,几乎就数紫砂壶难以鉴定,因为紫砂壶太容易仿制了,尤其是现在科技条件更好,仿制的紫砂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好多鉴定师在鉴定紫砂壶的时候,如果只看包浆或者制作工艺之类,他们也完全无从下口,现在的一些制壶大师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在硬性条件上完全不差,以至于好多专家都在这方面吃过亏,包括港市中文大学曾经购买过一批紫砂壶做研究用,可没想到买的竟然几乎都是新仿的作品,这事儿在古玩圈都快传遍了。

即便是现在最级的鉴定大师,在面对那些仿制的惟妙惟肖的新壶时,也只能从软性指标上下手了,比如说神韵略差,气度生硬之类,让他们从原料和工艺上找缺,他们也无能力为。

直到现在,古玩界的一些大鉴定师们还在为如何鉴定高仿紫砂壶而头疼,纷纷寻找新的更有效的办法,可惜还没能找到。

周一鸣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的鉴定能力实在太强了,即便是没有玉笔的存在,单纯的凭借老道士留给他的那些知识,也足以让他成为最尖的鉴定师。

逢俊山得知这壶是陈鸣远的真品,便有些坐不住了,抓耳挠腮的迟疑了好大一会儿之后腆着脸问周一鸣这壶可不可以转让给他。

“你要这壶做什么?”周一鸣颇为意外。

逢俊山指着自己的茶楼嘿嘿笑道:“当然是喝茶了,到时候来了贵客用这壶上茶,倍有面子呀。”

周一鸣闻言呵呵笑了起来,“你用这壶给人喝茶?虽然说倍有面子,但不觉得脏吗?这壶好几百年了,你知道这里面到底曾经装过什么,在什么地方放置过?要泡茶,还是买新壶比较好,有些现代制壶大师的作品也不差,这又不是瓷器,瓷器的话洗洗就没事了。”

“这……”逢俊山闻言傻眼了,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想着用好东西喝茶了。

确实,用几百万的茶具喝茶听上去挺唬人的,如果是瓷器,比如说专用的茶盏和杯子,肯定没问题,不管多少钱只要是你的,你用就是了,就像刘益谦用价值.81亿港币的鸡缸杯喝茶一样,个人爱好谁也不能说什么。

但紫砂壶这东西跟瓷器不一样,很难完全清洗干净,尤其是紫砂壶的吸附能力本就是一流的,几百年下来,谁知道紫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