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326章 隆中对掺水真不易(2/3)

”。

因为“智短”,不能正确的认识战争的形势,特点,规律。

因为“术浅”,所提出来的对敌策略方针,往往不符合实际,只凭借主观臆想,不是个理智对战的人。

在过去的时候,他也曾在巅峰时期占据富庶的徐州,但还是失败了。

这既有刘备本人的缘由,更是其班子谋士太弱,在战事战略上缺少良计。

往前数数,糜竺等人出谋划策,真的不能适应战争需要,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谋士,他匡扶汉室的事业起不来。

但刘备在荆州也没闲着,虽然被刘表利用挡住曹操,可两人该和睦相处还是和睦相处,

同时刘备也广泛的结交荆州在野的豪强人士,争取荆州的人心。

毕竟在荆州,有相当一部分在野的人才。

因为他们看不上刘表,认为他保不住荆州,便拒绝做刘表的官。

三兄弟社团先是来了谋士徐庶,后面又经过推荐,才有三顾茅庐招徕了诸葛亮。

诸葛亮有过家世两千石的辉煌,少年时期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诸葛玄南下荆州。

叔父死后,他便开始了隐居生活,躬耕田地,常自比管仲乐毅,友人读书求精,他只观大略。

而且与荆州牧刘表是世交,同时也是亲戚,同荆州掌权者蒯、蔡两家也是亲戚,听闻与大公子刘琦的关系也是不错。

荆州在野人士司马徽向刘备举荐卧龙凤雏,士人徐庶先去投奔受到重用,随后也举荐诸葛亮。

如此这般,刘备才算是屈尊降贵,三顾茅庐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

两人虽是初交,但在见面之前,对于双方早就通过中间人(众多拉线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聊下去,诸葛亮身通时务,胸中有韬略,正是刘备他所需要的人才。

然后一阵交浅言深后,刘备屏退旁人,在密谈当中,吐露出来。

当今汉室将倾,奸贼当道,天子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的理想,问诸葛亮计将安出?

结果不仅没有问住诸葛亮,诸葛亮反手就给他亮出来了一份大谋略。

如今天下除了刘皇叔之外,还剩下六股势力,北方有曹操、公孙渊、韩遂马腾等人。

南方就剩下孙权、张鲁、刘璋。

至于交州士燮,根本就不算什么势力,他没有外出争霸的打算,蛮夷之地,没人拿正眼瞧他。

而且诸葛亮预测只有曹操、孙权以及刘皇叔能够在这些势力当中存活下来。

其他全都会被消灭,到时候同曹刘三分天下。

但前提是要改变刘皇叔的军事策略,把匡扶汉室的目标分为几步走。

如今,在三兄弟社团非常弱小的情况下,能与曹操硬碰硬的对打,甚至是反过头来去攻打孙权,都是不可取的。

虽然刘皇叔的策略是匡扶汉室,打曹操是必须要干的事情,但不是现阶段要做的事情。

现阶段的主要规划是让三兄弟社团以弱变强,对曹老板实行战略上的防守,对江东联合起来,把攻曹图吴的战术纠正,变成防曹联吴。

曹操统一北方,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目前而言根本就没得机会与他争雄。

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人民归附,贤士为其所用,自然是要当做外援而不是图谋江东。

至于图谋也是说给外人听的,以上才是他们两个人的交底。

随即诸葛亮为刘皇叔量身制定了一款夺取全国政权的策略,兴复汉室的计划,要分两步走。

第一是要夺取除去曹孙之外的地盘,依次占据荆州、益州,壮大自身。

从各方面阐述了一遍夺取荆州益州的好处,尤其是鼓动他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