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8章 占婆国(1/4)

占婆国都因陀罗补罗的港口是东南亚最大的港口之一,处于前来中原经商的各国海商必经之路之上。

各国海商到了这里或者贩卖货物或者补充淡水食物、修理船只,之后或者继续前行到大越国的港口,或者通过琼州海峡前往中原。

中原的海商也时常通过占婆国前往大食等地贩卖货物。

这条商道被称作“广州通海夷道”,航路最远达到波斯湾地区。

因陀罗补罗和广州很相似,码头和栈桥旁停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只,有些大船带着很明显的外域风情。

不远处,有两只明显是战船的船只在四处游弋,不过并没有靠近方玉的船队。

此时一只小船飞快地从港口里划了过来,上面站着十余人,船头站着一名官员模样的人。

方玉放下望远镜,命人将枪支藏起来,换上刀剑等物。

这只小船靠近方玉的商船,因陀罗补罗官员唧唧哇啦地喊了一通。这人长得很阿三,面色黝黑。和方玉印象中的印度阿三差不多。

方玉勉强可以听懂他说的汉话。

“某乃因陀罗补罗港口税吏,入港需缴纳吨费。你们这样的商船收银500两。若是不交税,禁止靠岸。进出货物种类,某等并不干涉。”

要比广州口岸少400两。

现在收取的关税,按船只的大小收税,并不按所运物资的贵重收税。按货物价格收税是百年后的事。

一艘商船不过500两银子,此次前来是为了做生意,方玉并不想惹事。

方玉和那名税吏说了几句,税吏回头喊了几句,小船上有人站起身挥动着两面旗帜。

不远处游弋的因陀罗补罗战船扬帆离开。

税吏领着人登了商船,称银交割后,给了方玉一张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汉字和因陀罗补罗文,盖着大红的官印和官吏的私印。

在占婆领航船的指引下,方玉这艘商船靠了岸。

方玉带着一个班的新军士兵上了岸。

因陀罗补罗热闹异常,不仅因陀罗补罗人很多,还有很多汉人百姓,包着头巾的阿拉伯人也随处可见。

海南黎人叛乱,大越国刚刚成立有些混乱,中原战乱,这些阿拉伯商人只能在因陀罗补罗靠岸,将原本要运往广州等地货物在此地售卖。

不少有门路的汉人商人也聚集在因陀罗补罗,与这些商人交易。

问过几个米行,方玉有些惊喜。

广州等地米价已到六十文一斤,此处米价只是三文一斤。

此地买卖粮食需要现银,不能赊账。

这次前来的商船只有一艘,载货量150吨。150吨等于30万斤,30万斤粮食够自己这些人吃300多天。能吃一年的粮食,总粮款不过900两银子。

方玉按耐住买粮的冲动,不能都买粮食。蔬菜、水果、牲畜、种子都需要购买。

要买带壳的稻米,带壳的稻米容易保存储藏。

方玉雇佣了一名通译。

方玉带来的商品很多商人都感兴趣。打火机、镜子和透明的玻璃制品更是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这些商品迅速销售一空。

大食人体味甚重,对清洁身体的肥皂很感兴趣,不过他们详细询问过之后都摇了摇头。

远洋运输,船舱之内潮湿,这些肥皂运到当地损耗太大。他们叽哩哇啦地和雇佣的通译说着什么,通译听完后告诉方玉,他们愿意出大价钱都买配方。

方玉摇头拒绝,肥皂虽然价格便宜,但这是走量的商品,所需的油脂还能促进生猪的养殖,这个配方不能卖。

几名大食人走了,只有一名穿着黑色衣服的大食年轻人用半生不熟的广州话锲而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