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1章 盐(1/2)

突然出现的“生黎”让方玉意识到,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

据从简易得到的消息,儋州附近“生黎”有一万多人参与作乱,分属不同的部落,具体原因不详。

方玉猜测有可能和官府历年来强征玳瑁、土布、珍珠等珍贵物品有关;

二来海南地处海上交通要道,自大食等地而来的商船每年前往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经商。

海南岛是南海必经之地,也有商船在海南的港湾中避风躲险。

大越国或占婆国极有可能暗中挑动“生黎”作乱,以此断了海上航路,让东来的商船走大越国或占婆国入中原而以此谋利。

当然这只是方玉的阴谋论。

方玉不知道的是,现在李唐正遭遇危机,已经有人提出放弃海南的统治。

方玉将新军各班排长、民兵班排长等人召集到营地开紧急会议。

“每名民兵配方子弹三十发。每两日进行一次半天的军事及射击训练。”

“新军除巡逻放哨和其它要务在身的士兵,每天半天军事训练,半天生产劳动。”

“其他人每日进行生产劳动。”

“晚上参加文化知识的学习。”

“每日粮食肉食供给,配额发放,标准等详情之后再说。”

“为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枪支、子弹等要随身携带。无故丢失枪支的人,严惩不贷!每天检查子弹数量,丢失子弹的人严惩不贷。”

“大家在外出上厕所等,最少两人结伴同去。没有任务的人,不允许擅自到警戒线以外闲逛。”

“民事等各项杂务,我若不在时,由李唯忠、徐有福负责;当然他们现在外出,等他们回来我会通知他们;军事等各项杂务,我若不在时,由张统领负责,徐勇为副;赵冰兰负责女民兵相关事务。有难以抉择的事情,向我或夫人请示。”

方玉问道:“张统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张擒虎说道:“其它的事情没有,不过射击训练的子弹限额是多少?”

方玉说道:““实弹射击,新军每次150发,民兵90发。每个月末,各班排连进行一次比武,奖励另外制定。”

方玉见众人没什么要说的,宣布会议结束。

为了提高民兵的整体意识,方玉让张擒虎、赵冰兰统计男女民兵的衣服尺码,准备给民兵配发训练、执勤时使用的黑色保安服。

现在正好人力充沛,方玉派人在海边准备盐场。

不仅营地需要大量的食盐,而且方玉打算将盐作为对外交换的物资之一。

这个时空各个地区普通采用“煮盐”的方法制盐。

自商周时起,百姓从海边滩涂下或盐井里获得卤水,将卤水用深腹容器煮沸,同时添加凝固物来结晶成盐。

煮盐的缺陷在于生产落后,产量少,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特别是消耗木柴量大,煮成1担(100斤)盐约耗木柴400斤左右。

而后世工艺普遍采用晒盐的方法制盐。

晒盐通过圈围海水的方式,让海水在太阳下暴晒,使水分蒸发掉,逐渐结晶形成固态的盐。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蒸发结晶。

晒盐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

先将海水(或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

在结晶池中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简单讲便是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

晒盐除了节省人力物力外,成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