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3章 效率问题(1/2)

新来的工匠及家眷等人共计333人,其中工匠50名;还有150名昆仑奴。黑衣大食俘虏空下的木屋让新来的昆仑奴居住,新来的工匠及家眷暂时居住救济帐篷里。

大小管事们忙忙碌碌地将他们领到临时居住地。

救济帐篷虽然简陋,但里面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新来的百姓在码头上看到了似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运粮队伍。

此时看到整齐干净的住所,崭新的生活用品,洁白如雪的米面,柔软舒适的行军被褥,不少人留下了眼泪。

对这些过着猪狗不如生活的贱民们来说,温饱已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跟着新的主人,旧的生活似乎已经远去,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新加入的工匠及劳力让各项工程的进度加快了许多。

之前因为人手紧张,建造的木屋太少,每户人家只能挤在一间或两间小木屋里。

现在人手多了不少,方玉决定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

方玉将规划好的居住标准公布出去,每户人家都可以拥有一套4间木屋以及一个小院子的住宅,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入住。

这项措施激发了工匠们极大的工作热情,当天便建好了五套院落。

方玉晚上主持了抓阄仪式,五户工匠欢天喜地地喜迁新居。为了给新来的工匠们希望,方玉表示以后会轮到他们,当然这得先来的人分完住房才能轮到他们。

对这些习惯住破旧工棚的工匠们来说,方玉是个很好的主人。

石灰石是炼铁最重要的添加材料,也是烧制水泥的必需品。

最好的石灰岩富集区集中在昌化县附近。

虽然不远,但到石灰岩矿区并没有通路,方玉领人走了几趟,规划了道路。随后指派了一些人砍伐预定道路旁的树木,为修路做准备。

珍贵树木保存到木场,非珍贵树种的木材用作建筑材料和烧制木炭。

此时有人过来报告通往预定的道路歪了!

方玉为了道路平整,特意买了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水准仪等等各种仪器,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匆匆上岗的新军测量员们,对现代化的仪表仪器在使用上还是很困难。

土办法平坡,一盆水放在一个能上能下的木架子上,盆里放一块木板,用肉眼从木板水平线上就能看出前后尺寸的高低,这样道路就平了。

土办法找直,在地上插上三个笔直的竹竿挂上小旗,固定两根,用肉眼瞄直线。

拿着另外一根竹竿,直到与其它两根竹竿成为一条直线。

方玉说了这两个办法,大家都说好,之后便工作去了。

花了好几万买来的高科技仪器被弃之不用,方玉只能将这些仪器收好。

之前的小砖窑已经试验成功,可以开始建设大的砖窑。

方玉把警卫班的士兵叫进来,让他去问问这次招揽的工匠中,有没有懂烧砖或者砌过砖窑的工匠。

过了不一会儿,三名工匠被领了过来。

他们听完方玉的话,纷纷说道:“某倒是做过烧制青砖的活,也参与砌过砖窑,若是找不到人,让某试试。”

方玉问道:“若是烧制青砖,需要多久?”

一名说道:“砖坯完全干燥需要大约半个月至一个多月,而烧制青砖要看窑炉大小,二万多的小窑一般在20天(不包括饮水),饮水一般需要5天时间;大窑则需要30天左右。

按照工序做砖坯、修复砖窑、开始烧制,从头到尾最快也得一个月,时间有点儿长。”

方玉之前建设的小砖窑两天就可以出砖,但是大砖窑需要多久出砖,方玉心里没什么底。

现在水泥还没有搞起来,而砖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