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章 依山而建叶家村

后世,体罚学生是要引起轩然大波的,严重的还会去局子里喝茶。

九十年代的农村,尤其还是叶家村这样偏远贫穷的农村,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对老师都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没有人有维权意识,况且家长们肯定想不到孩子被打的这么厉害。

学生被老师打,多正常啊…...

看叶蓁蓁不说话,赵雨霁小姑娘又跑过来,扯住了她的衣袖,愁眉苦脸:“蓁蓁,你说我可怎么办啊?”

貌似已经习惯了叶蓁蓁今天的寡言,赵雨霁不待她开口就噼里啪啦继续往下说:“那天我特别想吃糖,但是又不敢要钱买,所以我就和我妈说我要一次性买两根铅笔,让她给我一毛钱,然后我就花了5分去买糖。吃完后,我又去买铅笔,结果谁想到铅笔居然涨价啦,涨成了8分一根,1毛五两根,我的钱一根铅笔都不够买了。现在没笔用了,怎么办啊?”

小姑娘撇着嘴,一脸伤心欲绝,下一秒就要嚎啕大哭的样子。

赵雨霁:“……”

小姑娘,你戏很多呀。

试探着,她问:“要不,你和你妈实话实说?”

这下小姑娘是真的要哭了:“我妈肯定会打我的!”

想了想自己书包里的半截小萝卜头样的铅笔,叶蓁蓁又说:“要不去捡些铅笔芯?用废纸裹一裹或者插进高粱杆玉米杆里用?”

小孩子们写字有时候会不小心摁断笔芯,叶蓁蓁在教室的地面砖缝里看到过。

其实叶蓁蓁是随口说的,可她刚说完,就见身边的赵雨霁跳起来,一脸兴奋的大喊:“蓁蓁你真聪明!”

叶蓁蓁:“……”

好吧,你长的好看,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

叶家村大概有三百多户人家,算是个大村子了。

可惜就是穷。

按理说,这都九十年代了,改革开放十多年,城市尤其沿海城市,在飞速发展。

可叶家村地处西北,祖辈还是靠着黄土地吃饭,连外出打工者都寥寥。

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好像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

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上高下低,一排排的房子顺坡而下,规规矩矩的,连成一片。

屋子基本都是窑洞,为数不多的砖瓦房都在坡下,而学校位于村中间。

整个村子掩映在青山绿树中,从坡上往下看,倒也赏心悦目。

叶家村虽然姓叶,但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真正姓叶的人可不多了。

外来人口众多,大家和睦地混居在一起。

路上来往的村人大多穿着灰黑的简朴衣衫,扛着锄头的,推着独轮车的,挑着箩筐的,互相打招呼的,赶着回家吃饭的。

一片热闹。

村中有条大路,两边都是窑洞,黄土压实了成了主路,时而也有青石铺就,直通坡上坡下。

坡并不太陡,沿着坡走,越往上越安静。

一路上赵雨霁小朋友叽叽喳喳,叶蓁蓁偶尔搭一两句。

眼看着再沿着青石路,往坡上走三十多米,就到家所在的巷子了。

旁边的巷子里传来一声震惊愤怒的大叫。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