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清风之身世(2/3)

去,明烈文目光一沉,道:“保重。”

明泽阁内,明烈文、明怀粼堂下对案而坐,明远道堂上正坐。

明道远道:“烈文,粼儿两个月后你们便上晓星阁受礼学道,两年后方可归家。与你们一同的还有其余各家子弟。切勿多生事端,可知?”

两弟兄同时道:“孩儿知道。”

明怀粼嘴上温顺听话,心里却想,终于可以离家了,自由了。笑得合不上嘴,被明远道看见。明远道无奈摇头“烈文,看护好粼儿。”

明怀粼一个白眼,突然问道:“清风呢?”

明远道:“他有别的事,不与你们一道,已经离开。”

明怀粼埋怨:“哼,什么嘛,都不道个别就走了。”

明远道:“粼儿,你过来。”

明怀粼听言走到父亲身边,父亲递给他一张锦绢,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好些字。明怀粼瞪眼咽了一下口水有一种特别不好的预感。轻声问道:“父亲,这是……?”

明远道:“背下来。烂熟于心。”

明怀粼差点没怄出血来,急忙撒娇到:“这这这,父亲,能不背吗?”

明远道:“不能。”

明怀粼还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有什么用嘛,我都看不懂。”

明远道:“这对你习埙有用。不懂我可以解释于你听。”

明怀粼这下彻底死心认命了。他不知的是,这对他以后可真的取到颠覆之用啊。

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以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如“輭”字文从而、犬,亦切音也,殆与声俱生,莫知从来。今切韵之法,先类其字。各归其母,唇音、舌音各八,牙音、喉音各四,齿音十,半齿、半舌音二,凡三十六,分为五音,天下之声总于是矣。每声复有四等,谓清、次清、浊、平也,如颠、天、田、年、邦、降、庞、厖之类是也,皆得之自然,非人为之。如帮字横调之为五音,帮、当、刚、藏、央是也。帮,宫之清。当,商之清。刚,角之清。藏,徵义清。央,羽之清。纵调之为四等,帮、滂、傍、茫是也。帮,宫之清。滂,官之次清。傍,宫之浊。茫,官之不清不浊。就本音本等调之为四声,帮、牓、傍、博是也。帮,宫清之平。牓,宫清之上。傍,宫清之去。博,宫清之入。四等之声,多有声无字者,如封、峰、逢,止有三字;邕、胸,止有两字;辣,火,欲,以,皆止有一字。五音亦然,滂、汤、康、苍,止有四字。四声,则有无声,亦有无字者。如“萧”字、“肴”字,全韵皆无入声,此皆声之类也。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

切须归本母,韵须归本等。切归本母,谓之“音和”,如“德红为东”之类,“德”与“东”同一母也。字有重、中重、轻、中轻,本等声尽泛入别等,谓之“类隔”。虽隔等,须以其类,调唇与唇类,齿与齿类,如“武延为绵”、“符兵为平”之类是也。韵归本等,如“冬”与“东”学母皆属“端”字,“冬”乃“端”字中第一等声,故都宗切,“宗”字第一等韵也,以其归“精”字,故“精”徵音第一等声;“东”字乃“端”字中第三等声,故德红切,“红”字第三等韵也,以其归“匣”字,故“匣”羽音第三等声。又有互用借声,类例颇多。大都自沈约为四声,音韵愈密。然梵学则有华、竺之异,南渡之后,又杂以吴音,故音韵厖驳,师法多门,至于所分五音,法亦不一。如乐家所用,则随律命之,本无定音,常以浊者为宫,稍清为商,最清为角,清浊不常为徵、羽。切韵家则定以唇、齿、牙、舌、喉为宫、商、角、徵、羽。其间又有半徵、半商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