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02章 捷报(2/3)

出的不是没有,一般却是要作者有一点名气之后才会如此,头一次写的都是老老实实的只写一册完结。不过想想对方或许跟肖府有点关系,又的确写得不错,葛掌柜倒是愿意试试。葛家自家有个刻书坊,印书的成本比别家低,试一试的成本并不高。

两人说定了相关事宜,拟了契约,风暖便把书稿给了他,还约定了下次交稿的日子。回府之后,风暖把这些都跟何素和月儿说了,还把稿费拿了出来。

月儿拿着热乎乎的一两银子,一时心情复杂。

好少,何素暗想,她还以为会有五两十两的,怎么才只有一两。其实就是这一两,也是葛掌柜多给了,如果风暖去陌生的书铺问,掌柜会把价格压得更低。

“还要写吗?”何素试探着问。

月儿点头,她一点也不觉得一两银子少,这是自己赚来的银子跟家里给的月例银子不一样。

见她没有嫌少,似乎还挺高兴,何素吞下了本来想说的给她当台阶的话。

就在月儿等着书印刷完上架时,前方大捷的消息传来,郭义领兵又夺下两城,金陵欢声一片。

去年,徐平大将军已经攻下了辽东,之后便领兵支援郭义,本来僵持数年的前线总算有了动静。

西北苦寒,许多物资皆不足,郭义大军打着求助百姓的旗号,几年来时不时地会偷偷施些粥汤。哪怕这些稀薄的粥水只供给老人妇孺,免得西乾兵士混在其中冒领,吴王在西北的名声也一点点变好了。

当然,郭义的名声更好,毕竟出面施粥的是他。

许多人劝他低调,不要做这种露头的事免得吴王忌讳,郭义却不好说这本来就是吴王密令他做的。

他在原朝琅手中吃了大亏,对上位者弯弯绕绕的心思存着忌惮,一时觉得自己照着吴王说的去做总没有错,一时又怕被带坑里。去年徐平率军前来,助他一同对付西乾时,郭义曾想把军权都交给他,想来徐平作为吴王妃的叔父出头指挥更合适。

没想到徐平竟然不肯,还说年轻人就该多受累,他一把老骨头还是跟在后面就好。

郭义想到这事,就想拿他的话打他的脸,说什么老骨头,冲锋的时候比他冲得还前面,怪不得当初周鹏达会把他逼走,这也太威武了。

还有一个冲得比他还前面的就是他那憨货儿子,这小子能活下来也是他命大,不过战场上只会逞强是不行的,郭威还有得学呢。

这次再攻下两城后,西乾的领地就只剩下甘州和凉州,之后是战是降就要看原朝璃的决断。

金陵本就是热闹繁华之地,先前每次前方传来捷报,城里就会热闹好些天,就跟过年似的。这次城中的人庆祝的更厉害,朝中这两年隐隐就透出风声说吴王要称帝,民间也这么盼着,每次前方大捷,他们便想提前庆祝吴王称帝,顺利也是暗暗庆祝吴王定都南京。

偏吴王似乎很有耐心,一直没有提这事。现在酉乾已经被逼退一隅,要是再不称帝倒显得吴王气弱不敢称帝,估计此事在年前当有定论。

其实吴王与几位重臣年初就在商议此事,一直迟迟未定,是定不好都城。

大乾的京城是燕京,从地理位置上看太靠北了,不过燕京有现成的宫殿,原朝琅登基后还特意修缮过。当时灾民多,民夫价格便宜,他觉得这个时候兴土木是一举多得,可惜他忘记了修建皇宫的钱是从国库出的,国库已经没有那么多钱了。

所以修了那么些年,皇宫还没有修完,民夫倒是死了不少,有累死的也有饿死的。朝廷分给他们的粮食总是被上官克扣,他们能分到的没有多少。

吴王在数年前攻下燕京后,也不知拿这座修得宏伟大气只剩下一部分没修完的宫殿怎么办。

金陵城的人见他这几年并没有搬去燕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