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留得青山在(2/2)

你说,那奸贼会放过你吗?唯一的一根苗也被人拔了,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爹娘?因此,依老夫之见,贤侄暂在舍下避一避,等风声过后,再悄悄的去找你岳父。在他家攻读诗书,来年参加考试。以贤侄之才华,必定榜上有名。倘能如此,不仅你爹娘在九泉之下会感到欣慰,我们也会高兴的。”

“就目前的情况,贤侄必须隐姓埋名,方保人身安全。这是委屈求全的最好办法。你想一想,暂时改一下姓名。”

这是个求安全的好办法,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因为他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想与奸贼死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想了想,说:“就以周为姓,以念岭为名。就是永远不忘断魂岭惨案的意思。”

“周念岭!”王思竹念一下他的名字,说:“就这样吧!对外就说是我的远房亲戚。”

就这样,周念岭便在王府住下了。

王思竹夫妇视他为亲生儿子。他家三公子景隆,与他更是投缘,如亲兄弟一般,形影不离,就连睡觉也睡在一起。看着他俩如此要好,王思竹满足地点点头。

这个三公子景隆,也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少年。他的老师,可是大名鼎鼎的翰林院主事司徒颖。他们两人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每每一起评古说今,研讨诗文。

一日,刑部公孙礼来访。一眼看到王景隆和吴望龙在亭子里讨论诗文。公孙礼问王思竹:“与公子同读的小生是何人?”

王思竹见他只是随便问问而已,便说:“是俺家远房亲戚周公子。”

“怎么觉得有点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怎么可能哩!他是前几天从直隶过来的。因为与犬子投缘,多住些时日罢了。”

公孙礼“噢”的一声,说:“可能是老夫眼拙了。”便不再说什么。

这日,两少年正在研讨《三国志》。突然,王公子对吴望龙说:“想我们情深谊长,如手足一般,何不效仿桃园三结义,行八拜之礼,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吴望龙听了,拍手叫好。

于是,他们也学古人的做法,把鸡割了,其血分盛两碗,由吴望龙起草盟书。然后焚香八拜,成了拜把子兄弟。其盟书曰:

窃昔管鲍之谊,美传列国;桃园结义,芳满汉庭,后世之人谁不仰慕而欲效之!今吾辈二人,虽不敢以今比古,而情投意合,不啻古人之志焉。但人各有心,谁保其始终不二,以为人欺而神不可昧也!敬备香花宝锭,以献赤心于圣台前:自盟而后,人虽二体,而心合如一;姓虽异姓,而胜于其父母之同胞。患难相扶,富贵同享,倘生异心,天必鉴之。神其来格。尚飨。

王公子宣读盟书,行了八拜之礼,喝了结盟血。排了生辰八字,望龙长之,为兄,景隆为弟。又请出尚书夫妻,吴望龙拜了干爹干娘。

礼毕,两人亲如兄弟一般,拥抱在一起,久久才松开。吴望龙一时来了灵感,随口吟道:

亲如管鲍结情谊,效仿桃园结深交。

自此兄弟两不分,至死其心决不逾。

王公子也不示弱,也吟出一首七言诗。诗曰:

交情至厚推管鲍,桃园义举世人效。

异姓何异同胞亲?义结莫逆八拜交。

自此,两人更加亲密,自不必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