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0章 文倩说就当看电影了(1/4)

米襄和尴尬地笑了笑,他虽说是两榜进士,但除了会写八股文章与钻营官场外,对于政务其实是一窍不通的。

即便是当初张居正改革时搞清丈田亩,他也是让自己师爷来完成该项任务的,如今听胡天成说这么多要做的民政事务,他就有些懵逼了,不由得道:“想来和文忠公的清丈田亩法有些相似。”

米襄和以为这群造反者应该是敬仰张居正的,所以才要求一开始清丈田亩,也就自觉地尊称张居正为文忠公了。

“你没听明白,我们可不是学张居正,有听懂了的吗,听懂了的可直接代替他担任知县,不然就会被清算治罪!”

胡天成喊了一句。

这时候,一名叫耿乐的户房典吏站了出来:“小的听明白了个大概,同知老爷说的可是以有余而补不足?”

“你果然是个明白的,本官这就替你上奏,让上面任命你为知县。”

胡天成笑了起来。

而知县米襄和不禁大愕:“不是,同知,他不过是一白身,忝为我户房典吏,小的虽不才,却是两榜进士,小的于儒学造诣虽不高但也在他之上啊。”

“我只知道他比你更适合当知县。”

胡天成说着就大声喝道:“警务兵,将这个米襄和带下去,严加看守。”

米襄和很惊讶:“同知,这是为何,米某就算不能为知县官,但也是儒林士子,贵军若真欲一统天下,当礼贤下士才是啊。”

胡天成没有继续说什么,他没有时间去和米襄和嚼口舌。

因为他现在非常忙。

人民军现在的确很缺人才,尤其是内政人才,毕竟会读书不一定会管事,而会管事却必须要会读书。

所以,像胡天成这种会读书又会管事的内政人才自然在人民军内部非常忙,他和另外一名宁波府同知一样,要分管两个县的民政工作,从清算到分田地,都是需要花很多精力的。

耿乐成为了新的知县,他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已经在大明朝不可能再当上县太爷的杂途出身的小吏会成为定海县知县,这让他在因为被人民军俘虏而感到惶恐之余,也有些兴奋。

也许是为了讨好人民军以求得活命的机会也许是抱着一丝可能会靠着人民军飞黄腾达的机会,也或许是已经走投无路的原因,耿乐很积极地推行着人民军的新政。

因致仕而回到家乡定海的明廷隆庆朝礼部右侍郎陈一麟很是着急,着急的他不知道人民军会如何处置他这些明廷官绅。

陈一麟一开始是本来想逃出城的,但在见到隔壁常举人也想出城而与人民军起冲突而被当场处死后,他就果断放弃了这个打算。

接下来,陈一麟又想着主动求见人民军的头领,所以在被人民军请去开会时,他也曾表示愿意拿出部分钱粮捐资助饷,但人民军没有理会他,只让他暂时待在家中,配合人民军内政部的工作。

如今陈一麟是眼看着自己的田地与财产被勘查的一清二楚,他自然是很担心人民军会对他这样的官僚采取镇压政策。

“老爷,常家被抄没了,常家长房族长举人常务德及其次子常嘉被处斩,其二房常翰林也被处斩,其家产被全部抄没,田地已经充公!”

“不只是常家,做过一任知县的许老爷也被处斩,县太爷米襄和也被处斩,整个定海县的士绅有一大半被处置,如今这些人民军的警务兵正勒令他们交出家财,金银珠宝正一箱一箱地被运走,田契地契也被一箱一箱的烧掉。”

听着自己管家悄悄打听回的消息后,陈一麟差点没晕过去:“什么!这些天杀的贼寇,真是丧尽天良啊!”

“老爷,人民军的人来了!”

这时候,陈一麟的一名门房忙慌里慌张地跑了来。

陈一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