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2章 生世扑朔迷离(2/3)

此良才,又有如此惊人而独到的见解,不涉足仕途实乃朝廷的损失。

冯博仲为人谦和,德才兼备,刘璃越可以看出,若司马莞笙嫁与他为妻,必定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有那么一瞬,他真不忍心下手,觉得自己太卑鄙。所作所为,非大丈夫所谓。

可他转念一想,比起司马莞笙,他这点可怜的自尊心又算得了什么。

他还是按照来之前的计划行事,与冯博仲共饮杯中茶,共赏名师名画。

与此同时,刘赫的人,也在马不停蹄的为刘赫打听有关司马黛媱之事。

他手下办事很得力,很快就把有关司马黛媱的事,摸得一清二楚。

他噬色如命,只要他想得到的,想方设法也要得到,为此无所不用其极。

雒阳城内最大的客栈,常乐客栈,刘赫就歇在此处。

盛会结束后,各地亲王和藩王都陆陆续续启程回封地,唯有他,找了这间客栈住下。

今日是赶集日,街上人潮拥挤,沿街摆摊的小贩们地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刘赫坐在客栈楼上沿街的阳台之上,欣赏着雒阳城的繁华。时不时对着从阳台下路过的年轻女子轻薄几句,用以解闷。

他坐在椅子之上,身子斜躺在围栏之上,两只脚都翘到案几之上,还津津有味的嚼着烘干的牛肉,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之前负责斥责司马黛媱的老者,候在一旁。其实这就是刘赫的军师,他的左膀右臂。刘赫那些人神共愤的坏事,每一件都有他的功劳。他叫靳驿,在均邑王府的地位颇高。

一个穿着整洁的男人,踩着木楼梯,匆匆赶来。行至刘赫跟前,拱手作揖行礼道:“王爷,司马姑娘的事,奴才已经打听清楚。”

“说!”刘赫头也没回。

“司马姑娘是府尹大人的庶长女,其生母钟氏娘家是经商之家,其全名司马黛媱,今年正值碧玉年华,不久前订了一门亲事,是一县令之子……”

那男子将打听来的,一五一十,一句不拉全说给了刘赫。

听完,刘赫看向靳驿,靳驿眼珠快速的转动了两圈,俯身低头凑到刘赫耳畔嘀咕了一番。

语落,刘赫坐起身来,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牛肉碎末,拿起案几上的折扇,摇着折扇起身往楼下走,“走,陪本王进宫。”

“王爷,难道不是去新安吗?”

刘赫合上折扇,敲了一下那奴才的头,冷声道:“哪来那么多难道,还不去备马车。”

那奴才连连点头应着,匆匆下楼去安排。

刘赫一行驾着马车,直奔皇宫。他有亲王特有的腰牌,进宫自是易如反掌。

刘赫同当今圣上虽年纪相仿,但却是亲叔侄关系。

皇室人丁单薄,当今圣上虽已婚配,但皇后尚且年幼,膝下并无子嗣。他八岁登基,向来勤政爱民,重情重义,是位难得的明君。

或许是因为幼年痛失双亲,他对亲情尤为重视,对叔嫂兄弟都很看重。

刘赫进宫后,直奔圣上的寝宫。

此刻,已是戌时三刻,圣上还在饿着肚子,借着昏暗的烛光伏案批阅奏折。

一旁传的晚膳,此时已凉的没热气了。

秦淮候在旁边,不敢打扰。他深知圣上的秉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事为首。

刘赫至门口,差候在门口的太监进去通报。

太监也不敢动作太大,悄悄行至秦淮身旁,凑近秦淮耳畔告之。

秦淮闻言,眉头微皱,做出禁声的动作挥着手让太监快些离去。他望了一眼聚精会神的圣上,后脚也跟了出来。

“奴才见过均邑王,均邑王万安!”秦淮出门,恭敬俯身向刘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