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91(2/4)

“多谢皇上。”蓝酥低声说道。

“你谢朕什么呀?你这个傻丫头。”

源夏觉得,蓝酥和孔凌这件事,如果没有自己当时去插一手,说不定也不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吧。

翰林院那边,大概能出二十多个人,还差的人,许轩提议从大臣们的家属里面征集。

然后就有好几位大臣贡献出了自己的儿子,都是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小鲜肉,他们的父亲之前和他们沟通过,他们都十分热心地要投入到简体字推行这项事业里面去。

然后又从周边一些郡县召集了一些人,差不多凑够了推行简体字的“钦差大臣”的人数。

这些人的名单最终确定下来之后,便统一到京都来进行培训。

最初,源夏将这个想法告知朝中大臣,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躲避甚至抗拒,因为谁都不愿意被外派出去。

就算当时有少数几个对这件事持积极态度的人,也因为其他同僚的影响而开始摇摆不定。

源夏一度觉得这件事情可能进行不下去了。

因为全国那么多的地方,你不可能顾此失彼,总是都要有人去的。那是的情况看起来,派人到附近的郡县去尚属困难,更别说去其他偏远一些的、甚至于是漠北这些地方了。

可令源夏意想不到的是,翰林院这些人敲定下来之后,其他人员竟然征集得格外顺利。

他们面对推行简体字这件事的态度,和整日需要上早朝的那些大臣们完全是不同的两个画风。

因为他们说,这件事对于国家非常重要,所以做这件事的人自然而然与有荣焉。

更不用说那些张口就能说出几大篇的报效国家之类的话了。

这点引起了源夏的反思。

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朝中那些重臣却不愿意去做呢?反而是一些看起来和这个朝廷联结不如那些大臣紧密的人表现得更加积极一些?

这或许,也是一种“边际效益递减”吧,这些大臣们大多数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因此觉得自己的人生不需要额外的付出和奋斗了。

这样恐怕是不行的。

源夏将这个想法告诉许轩,并且说,朝廷或许应该换换血了。

许轩看着源夏,微微笑了一下,“皇上的意思是?”

“丞相大人,你觉得朝廷这些人,还靠得住吗?”

“皇上的意思……微臣仍然是有些不懂。”

许轩其实是在装糊涂,这样问源夏,只是在试探她是不是真的心意已决。

最后的结果是,源夏确实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换掉一些人,而这些人,不用说,都会是丞相大人这边的。

许轩不好说什么,眸光落寞地对源夏说,他一定会帮助她做好这件事。

“如此,多谢丞相大人了。”源夏笑盈盈地感谢自己的丞相,一脸无辜。

第二天上朝,源夏想起这件事,再看看站在下面低着头作诚惶诚恐状的大臣们,忍不住语重心长地批评了他们一顿。

从各个地方征集来的热血青年们聚集在一起,翰林供奉梁启晨大人跑来请示源夏,这些人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去住?

源夏说道,“你们翰林院地方不是挺大的吗?就让这些人都住在翰林院吧。”

从附近其他的郡县来的人,大概有三十来个,人数其实不多,但是翰林院的人却总是好像不大乐意让这些人住在翰林院。

可是他们越是不乐意,源夏就越是要让这些人住下来。

本来想将那些大臣的儿子侄子们也安排在翰林院住下来,但是他们听说这两日因为这个住宿的问题,外来的人和翰林院的一些“常住居民”闹得不是很愉快,便主动要求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