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4章、回到九龙镇(2/3)

的中年人从地里出来,问道:“两位同,志,请问你们来我们生产队有什么事吗?”

“我们两是特意过来看看的。”李书成说道,“这里有山有水,居然还有水田,这附近村子可没有,后面山坡上还有这么大一片茶林,很不错啊!”

“那是当然!”中年人一听李书成夸赞,得意地笑道:“我们上生产队,可是大队日子最好过的生产队!就是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没怎么饿肚子,全靠这片水田了!”

正说着,一个老人拿着烟杆走过来,边裹烟叶边说道:“那还不是得感谢李老师!要不是他买下这片地方,在这里开水田,又分给我们种,哪来现在的日子!你们……你……你是李老师!”老人走近,抬头一看李书成,满脸激动。

“爹,这不是李老师!那个李老师要是活着,都有百来岁了,哪能这么年轻。”中年人转头跟老人说了一句,有对李书成说道,“对了,还没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呢。”

老人也不管儿子在说话,插嘴道:“长得跟李老师简直一模一样,你是李老师的后人?”

“我就是那个李老师!”李书成心里想道。他当年在这里用的名字就是李书成,现在自然不能用了。而战争时期用的李近水,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上辈子的名字来的,远山,从字面意思来看不就是近水嘛!现在既然回到这里,干脆换回上辈子的名字。于是回答道:“我叫李远山。”

“我就说了他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李老师嘛!”中年人说道。

“李远山?”老人开口说道,“你是李老师的后人?”

“不是。不过我确实是从他那里知道这个地方的。我跟他认识,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听他说起过这里,所以过来看看。”李书成说道。这个理由实在不好编,又不能说自己是自己的后人。

“李老师现在还好吧?”老人问道。

“他已经去世了。”李书成说道,“临走前留了这东西给我。”说着拿出当年的地契。

“去……去世了?”老人一听李书成的话怔住了,接着眼泪止不住地留下来,喃喃地说道,“这么多年您怎么就不回来看看……一直没有您的消息,一有消息却已是天人相隔。”

伤心了一会,老人才收拾起心情,接过地契,凑近仔细看了,说道:“嗯,兴义县……九龙镇……春天坪,就是这里的地契。”

老人活也不干了,跟儿子交代一声,带着李书成两人往当年两人住的房子走去。

来到门前,老人一边从身上掏出钥匙,一边感慨地说道:“当年山上滑坡,我们几家被落石埋了,李老师救出了我,让我住到这里。”说着要了摇头,“当时他说远处有地震发生,他们去救灾,没想到这一去就没再回来。”他,正是当年李书成所救的寨方明,今年已经七十四了。

门打开,老人一边领着两人参观,一边解说。里面的东西保存得很好,连家具装饰这些都没有改变。

李老师那边来人,村子里剩下不多的三四个老人接到消息赶过来。李书成一一给他们讲了他们李老师的情况。当然,这是编造的。

“没想到李老师这么好的人,没有个后代。”一个老人感叹道,“我就说当年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怎么没要孩子。”

然后李书成也变了自己的故事,几个老人听得直流泪,大骂一番那四个人之后,让两人安心留在这里,然后招呼家人送了被子粮食这些过来。

送众人离开之后,江明月笑道:“这故事真不好编,连自己都编死了。”她自己不用编,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呃!以后不用李书成这个名字了,不久相当于‘死了’嘛。”李书成说道,“从今天起,我就叫李远山了。”

第二天,李书成两人跟着寨方洪,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