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牵线搭桥》(1/2)

傍晚时分,江浩打来电话告诉王二虎说:

“海子的背景直通市里,我一个镇派出所长也无能为力,不过我已上报市公安局了。”

“那就等上面来处理这件事吧”,王二虎对电话那端的江浩说道。

三天以后,王二虎果然接到电话,让他跟吕文昌到县委办公室一趟,没等他们坐下,李正说道:“今天不在这里谈,咱们去小会议室。”

王二虎和吕文昌转身退出办公室,在走廊里等候。

跟着李正乘坐电梯上到六楼,他们推门进入一间小型会议室,只见里面坐着五个人,看样子已经等待一会儿了。

“一走进会议室李正就忙说道:

我先介绍一下,”他指着王二虎和吕文昌,对屋里的五个人说:“这位就是昌达集团的吕总,这位是青龙镇的王二虎”,

然后李正又说道:

他们五位从左至右,分别是发改局的黎副局长,城建局的陈副局长,建委的彭副主任,水利局的何副局长和地税局的邵副局长。”

双方握手致意后,在一张小型会议桌旁,面对面坐下来,李正坐在会议桌的最上方。

工作人员跟每位与参会者沏了一杯茶,然后就退出了会议室。李正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然后说道:

“前两天咱们沟通以后,第二天我把昌达集团的最新建议反映到市府,一把手也没有当场表态,而是马上召集班子现有成员集体讨论,部分与会者对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建设感到不可理解,但又找不到有效办法缓解市政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

哦,最后决定怎么办呢?”吕文昌插了一句。

“最后?当然还是没有办法,幸好市府一把手思想比较开放,他提醒各位与会者,除了水电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其他市政工程是无利可图的,

虽然水电气等领域有不少民间资本愿意介入,但这些领域目前还没有接纳民间资本的可能。倒是治理南湾河这样无利可图的项目,此前没有任何民间资本感兴趣,而市政建设资金首先考虑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像这种不是特别着急的项目,一时半会儿就排不上号了。”李正书记说道。

“可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看似不着急的项目,也变得越来越需要重视了。

试想一下,如果在两三年内将实验一小搬迁到南湾河北岸,等我们在那里再开发出成片的居民住宅小区,这南湾河就成了城中河,如果不加治理,那就跟一张漂亮的面容上有个痤疮疤没什么两样。”吕文昌笑呵呵说道。

“嗯,吕总!你这个比喻很形象,市府一把手也有类似观点,他在会上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与会者改变思路,为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在他的坚持下,大家最后达成共识,一致同意昌达集团出资治理南湾河。我受市府委托,今天把昌达集团的吕老总找来,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坐在一起,就有关南湾河的治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能跟各位领导坐在一起商讨南湾河治理方案,我们感到很荣幸,之所以想到治理南湾河,是因为昌达集团旗下的昌达地产公司,不禁停留于小城镇的建设,这次在县土地拍卖办公室通过竞拍,得到了城南片区的全部四宗土地的开发权,为了改善周边环境,我们认为南湾河应该得到治理,所以,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吕文昌把事件经过向第一次与会的职能部门领导做了简要介绍。

“好,请吕总说说你们出资治理南湾河的条件。”李书记说道。”

“多谢李书记!大家知道,昌达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尽管我们的企业文化包含了回馈社会,造福一方的理念,但恕我直言,昌达集团的投资不可能不图回报,其一,我们没有那么高尚的境界,第二,引用一句时下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