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4章 131,生存空间(3/4)

里,将军平静的表情,也多了几分激昂,“明白了吗,少尉?我是在履行我的任务,开拓我们的国土。虽然这必然会造成流血和惨剧,但我根本不在乎,既然巴黎决定了要征服这里,那么我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努力完成国家的心愿!”

顿了一顿之后,他又微微冷笑了起来,“没错,这确实是严酷的,但话说回来,自古以来什么征服不严酷呢?那些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又会比我们好在哪里吗?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更加能够实现征服吗?就让那些夸夸其谈的先生们去议论我们的对错吧,我们只要做好我们军人的分内之事就好了。”

将军的一番解释,虽然显得有些强词夺理,但是却意外地让副官的心情安稳下来了不少。

确实,征服阿尔及利亚是帝国政府、议会所决定的,自己无非是执行者而已,就算造成了灾难和牺牲,那也只是理所当然会出现的事情罢了。

所谓生存空间虽然说得直白,但也足以道明这种征服的实质了。

于是,年轻的副官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将军一路上如此严酷,几乎摧毁了沿途的所有村庄,既不是为了满足过剩的杀戮欲或者破坏欲,而是出于冷酷和平静的理性思维,这无关爱或者恨,他只是认为自己在履行职责,顺便为自己积累功勋。

当然,无论是将军本人,还是副官,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超前”地使用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的话语——这个理论和思想并非凭空突然出现,它反而恰恰根植于人类漫长的历史当中。

虽然他现在在心中还是有些抵触这种“理性”,但至少,他也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反驳。

毕竟,作为一个19世纪的帝国军人,他的道德感也绝对没有强烈到抵触帝国的扩张和征服——在这个年代,无论是任何阶级,都只会为这种征服而欢呼,无论流了多少血。

正当将军和副官在交谈的时候,高地下方这场有计划的破坏也达到了尾声,整个村庄已经被摧毁到几乎面目全非,只有等后来者们长时间的劳动才能重新恢复起来了。

满地的废墟,浓烟滚滚,中间还夹杂着几具反抗者的尸首,而更多地人,只能在仓皇中逃离,身影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茫茫荒原当中。

早已经被一次次血腥厮杀锤炼得心如铁石的特雷维尔侯爵,当然不会被这一次自己制造的小小灾难而动容,他只是在盘算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这一路进军确实颇为顺利,沿途破坏了大量村庄,将己方和敌对部落之间的“缓冲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段距离,而且也确实为未来的移民拓展了他口中的“生存空间”。

但是这个他心里梦想着的功勋还有一段距离。如果就带着目前的这些“战果”打道回府,虽然在元帅面前足以交差,但是绝对无法让巴黎的大人们觉得特雷维尔将军“很行”,更无法引起国内民众的喝彩,毕竟对人民来说烧几个村子又有什么值得叫好的呢?

那么,如果继续前进呢?

这里是在北非,不是在欧洲,在欧洲只要一路往前冲,甚至在俄罗斯的荒原里都能找到足够的食物(当年他就是这样带领着残存的部下,一路从俄罗斯撤回到法国境内的)。

但是这里不一样,阿尔及利亚越是从沿海深入内陆,土地就越是贫瘠,甚至再过得一段路,就会来到除了沙子和蝎子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撒哈拉沙漠,他的这支部队很快就会陷入到补给告急的窘境,甚至都不用交战就会自行散架。

所以,到底是前进,还是准备回师?在一如既往的冷峻外表下,他的内心陷入了犹豫当中。

但片刻以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不能拿着这么多人的生命冒险,明天如果再无战机就带着他们回去吧,下次再找机会也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