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高任鸟飞(2/4)

军过来的真保巡抚丁魁楚本来想大力表彰义勇,结果发现邯郸百姓想杀的贼不是李自成之辈,而是京营军。

因为京军里有个小营,是王朴父亲王威手下的辽兵,八百多人,按说这批老兵劲卒应该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待遇,偏偏王威对他们过分压榨,以至于这个小营调到彰德府一带,就地哗变,全部成了贼。

将领费尽力气招抚,最后也只叫回来一百九十个人,剩下的不回来就算了,他们被长官虐待刻薄好几年,一朝抢了百姓财物,战斗力翻了倍的往上涨,梁甫八千保定兵,硬是剿不灭这六百人。

至于左良玉,骁勇善战乐于助人的左良玉没有报怨什么,只是汤阴城外土樵窝一战,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舍生忘死驰援友军。

京营以外的所有将领,不,是包括京营在内的所有军队,秋季之后都再也不率军搜山了。

疲惫的不仅官军,义军付出了超过官军数倍的代价,数十名首领战死,更是被困在太行山中断绝粮草,仅靠树皮草根稀粥度日。

等到来年,根本不需朝廷发起总攻,他们的人心就会瓦解。

因此渡河,对李自成来说势在必行。

而且渡过黄河,有三个益处,一是河南的水灾、旱灾、蝗灾并发,闹得非常厉害民不聊生,他们进河南能弥补战争带来的人力损失。

二是渡过黄河,遭遇围困的局面自然解除。

至于第三,则是叛军五十七营的矛盾已经空前尖锐,再聚在一起,迟早要自相残杀起来。

叛乱进行到这一时期,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出身来源各不相同,有陕北人、关中人、河西人、山西人、河北人、河南人、辽东人、蒙古人。

有边军、秀才、卫所军、农民、地主、流氓、坐寇、强盗、书生、商贾、马夫等等,人生百态。

有些人起兵是为干大事,有些人愤然起兵迫于无奈,有些人满腔怒火复仇心切、有些人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有些人匡扶正义立身行道、有些人想招安换个一官半职、还有人想把所有人都杀掉换个干干净净。

单就这五十七个大首领,除了作为朝廷叛贼要被官军追杀之外,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

李自成率领本部闯营跟随横天王王嘉胤打过很多艰难战役,人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吃过许多与官军正面对决的苦头,如今琢磨出一套以伏击引诱为主的成熟战法。

靠着多次驰援帮助友军、多次伏击打败官军,让他在诸多首领里很有威望。

但王嘉胤都已经无法压制那些互相看不顺眼的首领们,同时,李自成也难以抑制对许多首领的厌恶。

只有分开,才是暂时避免冲突的唯一方法。

很快,串联起的五十七家首领就在太行山里写好了联名信,由张妙手亲自送往屯兵武安的京营之中,呈现于倪宠、王朴面前。

与此同时,十余万躲避山中的义军正在借助太行山的层峦叠嶂隐匿队伍,加紧向南迁徙。

他们自涉县经山路南下进入泽州,大举进入王屋山修整。

人们赶至木板,尤其是李自成的闯营,还立起熔炉,把手上十二门狮子炮熔成铜锭分发部下。

这些炮是他早前从狮子沟高迎祥那用钱粮换的,都是两百斤的好铜炮,李自成下令时很心疼,但这连炮车四百斤的重量让它不易快速通过冰面,只能忍痛融掉,日后有机会再重铸。

不过究竟还有没有重铸的机会,李自成也不知道。

十一月二十四,在王屋山山沟里的关帝庙,闯营的将官齐聚一堂,人人戴着宣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