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六章 陕西盐商(3/4)

形容,扬州的家业自有扬州家人管理,三原的家业……也被他支援团练一波送掉的事。

他摇头道:“回大帅,我家在三原经营不多,并无影响。”

陕西盐商是一个庞大的集团,早年在帝国盐业中占据重要一环,但他们并不卖盐。

他们负责的部分,是通过开中法,在三边五镇提供军粮换取盐引,并将盐引卖给盐商。

这也是陕西盐商多于关中塬上的原因,他们第一身份是大地主。

不过随着开中法一度被废,大量皇室贵胄投资盐业,他们依靠身份向盐务官员施压,用一张盐引重复取盐,并且在兑付官盐也凭借身份拥有优先权。

这模糊了官盐和私盐的界限。

这实际上是朝廷为应对财政危机,将盐业向皇亲国戚打包出售,并以信用进行透支。

普通商人无法与拥有特权的同行竞争,纷纷退出,有些人不再沾盐,还有些头铁的则开始贩卖私盐。

这样的贵族专营也很快崩溃,朝廷被迫恢复开中法,并将商贾购买自灶户手中的私盐也纳入其中,名为余盐,与官盐混合捆绑出售。

如此折腾一遭,盐商需要的付款的项目从一种变为三种,开中的钱粮、买余盐的本钱、买余盐后要向官府知府的余盐税。

这笔收入每年能为大明提供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同时也能为边镇解决部分粮食来源问题,只是边商和盐商都虚弱许多。

陕商在此过程中,再度称为盐业的合作者边商,以粮换引,以引换钱。

这是万历之前的情况。

大明一半盐受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管理,这个部门一共有官员六十、胥吏一百,对比其庞大职责,本就运转极为勉强。

而在万历朝,大量官员缺官不补,转运盐使司也无法置身事外,盐业再度崩溃,自然指日可待。

更何况,万历再度给皇亲国戚发下大量盐引,巨量透支之下,盐业再度崩溃,引发天启崇祯年间的边军饥饿。

同时也让边镇盐引不再值钱,一张盐引跌至几分银子,只剩官价的十分之一,还没人来买。

在这种背景下,陕商手握大量盐引无处出售,只能大举南下迁往扬州,自己做盐商。

孙振生就是在那个时候,手握盐引奔赴扬州,攒下了家业。

刘狮子对其‘没有影响’的说法,不置可否,他可知道孙振生当时为资助地主团练,卖了十四间屋子、五十亩地。

这倒不是说孙振生没钱,而是典卖田地资助团练,在声望上更有谈资。

在他理解里,这并非形势所迫,而是孙振生为刚考取秀才的儿子造势。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刘承宗不必把这事拿出来说,只是问道:“你对眼下的陕西盐业,有什么想法?”

孙振生连忙摇头。

他可真一点想法都没有,盐不是别的,历来官营。

在大明,它更为特殊,早年开中法对安稳边境粮价帮了大忙,使边疆粮价一度稳定在一石粮四五钱银子的状态。

而到后来,因为朝廷心不诚,把它当成敛财的工具,一直透支信用,坏了盐法,同样酿成边疆粮市崩溃的恶果,威力巨大。

眼下元帅府在陕西连个盐法都没有,孙振生哪里敢有什么想法,他只道:“草民对陕西盐业并无了解,倒是对茶、皮、煤、纸、木、漆、菌、耳、药诸业均有想法,若大元帅要招商建厂……”

没等他说完,刘承宗就摇头道:“孙老先生,我要的不是商贾,而是精通商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