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214章 唐大师被吓到打飞的回家了(3/3)

留情。

根据2010年前后的期刊,比如《帝都体育大学学报》第三十一卷第八期的记载,在几年后,我国的田径类教练本科率也就是6,还有4成左右不合格。有人会说了,6成好像也还好啊,那么再看看另外一组数据,根据抽样调查,每26个人里面,有高达9个人,都是在35岁以后再去修的本科学历,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但凡有点社会经历,都应该明白。

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六成人里面,还有一大部分都是“学历高能力低”的类型。

再者35岁以后才修完本科,那么专业知识和专业结构的构成,在35岁之前,更是连国内的最先进体系都没有搞明白,学完整。更别提什么国外的最新研究和最新体系。

引用一下这篇论文的原话——……这部分教练是在工作期间接受的本科教育,他们绝大部分就是运动员出身,由于基础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当中又绝大多数都是边工作边学习,教师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各门系统的学科知识灌输给学员。局促的时间,加上教育条件和环境又无法和正规院校相比,尽管他们最后获得了本科学历,但是与在大学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的学习相比效果是有差距的……

这什么意思,这篇期刊上面的文章,应该已经是一目了然。

这也就是眼下国内的教练员们,为什么水平不高,架子还挺大,练废了不少天才,还觉得自己牛气冲天的根本原因。

最可笑的是这一段,答应我,看完不要笑掉大牙——……科研人员对教练的帮助持肯定态度的人为57.1%,教练员们认为起作用不大和没有的占比高达42.9%!

是的,诸君,你们没有看错,这篇期刊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居然有42.9%的教练,认为科研人员起作用不大或者直接没有……

这还是2010年左右的期刊了。

在2005年,这将是个怎样触目惊心的数字呢?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反正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比上面的数字,更难看就是。

在这样一个教练环境和教练土壤下,出现各种天才陨落,就完全不是稀罕事了。

咱们不缺天才,缺了好的教练员啊。

不然鬼知道这些天才们,原本的上限应该在哪里呢。

所以这种“小场面”。

苏神早就有料到。

完全不慌。

只是。

他要和整个传统教练界打响的第一枪。

恐怕就要从此处,开始了。

虽然现在他还“势单力薄”,但他这个规划,他却早已胸有成竹。

:以上数据全都是真实无误,来自于正儿八经的期刊内容,所以,小紫看见的时候都惊呆了。居然会有接近一半的国内教练认为科研没啥用甚至一点用都没有,国内之前会耽误那么多天才,真不是偶然,不是偶然啊。唉。

喜欢体坛之重开的苏神请大家收藏:(.sodu777.net)体坛之重开的苏神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